日期:2011-10-21 05:59:46
他采取了两个措施,事实证明这两个措施都是必要的。
首先,他向大臣们们问计,大臣们的意见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够和尉迟迥结成一党,原因很简单,尉迟迥攻破长安,那是计日而待,时间早晚的问题。
之后,他派了中书舍人柳庄入周聘问。
柳庄在北周,受到了杨坚的热情接待,杨坚握着柳庄的手,深情地回忆起了自己之前在后梁期间的奋斗场景:
以前我任开府的时候,曾经在江陵工作过一段时间,受到过后梁皇帝的照顾和支持,印象非常深刻。如今,皇帝年龄小,时世艰难,我受先帝厚恩,辅佐幼主,愿与后梁皇帝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请您回去以后代为转达我的问候和心意。
柳庄回去复命,将杨坚的原话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又说:“尉迟迥虽然久经战阵,但已经老迈无能,司马消难和王谦,才具庸劣,不足为虑。北周文武大臣,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已经都归顺了杨坚,以我看来,尉迟迥终将覆灭,将来的天下,必是杨坚的。不如我们保境安民,静观其变为是。”
柳庄的话说中了萧岿的心事,他当即决定,按柳庄的建议办,不发一兵一卒给尉迟迥,静观事态的发展。
尉迟迥没能争取到后梁的支持,但他并不在乎,小小后梁,不足挂齿,等我平定天下之后,再收拾你这个不识抬举的小附庸。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