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9-25 09:17:11
粘罕也清楚的知道,这两天城中宋人从最初的慌乱之中渐渐平复下来,宋廷也恢复了对臣民的控制,担心金军屠城,城中军民两天来已经做好了巷战的准备。巷战,女真人一来地形不熟悉,二来铁骑无法施展,而宋军多是步兵,城中军民百万,如果众志成城做困兽之斗,女真军兵伤亡定非少数。
粘罕自诩用兵远胜“孙、吴”,虽说自视太高,但他于军旅十余年,也知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道理。
从精神上击垮对手远胜于肉体的消灭!
太多的杀戮只有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心念电转,假意笑道:“某亦知天地自古就分南北,现在我大金皇帝仍是以议和割地为要。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望赵皇以百万生灵性命为重,金、宋早成和议。”
何栗听粘罕这样说,虽然心下明白这话中水分太多,却也只有虚于委蛇、假意拜谢。
粘罕于是命何栗回城中告知赵皇,必须要“太上皇”赵佶出城议和,其他人免谈。
何栗哪里敢做这种主,拍这种板儿,基本上就是无辞以对。说同意,那是越职僭越;直接否了,又怕触怒粘罕,事情又再生波澜,于是唯唯而退。
说也奇怪,何栗从前是坚定不移的主战人物,可是自从这次与粘罕会面之后,一变而成为一个力倡和议的鸽派人物。
宋廷君王喜反复,在他影响之下,臣子也尽是如此。只是这种角色的转换之快,深爱与至恨之间的切换之快让人一时无法接受。
宋人这是怎么了?!
打发何栗去城外和金人斡旋,赵桓也没有偷闲,已经是龙困浅滩,未来如何,他也不敢去多想。
女真人城破两天来,基本上是军纪严明,没有军兵下城劫掠百姓,更没有妄杀一人。城中这几天纷乱,尽是乱军与乱民所为。安抚民心也是十分紧迫的要事,于是他顶风冒雪,两次驾登宣德门与城中士民见面。
每天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与不安之中的士民也在积极地想要知道赵皇如何面对这种灭顶之灾,数十万百姓闻讯赶来,跪倒在积雪之中哀哀哭泣。
赵桓也被这凄凄惨惨戚戚的哭声触动泪腺,不由得也是泪下如雨。与李若水一同入城的金使来见赵桓,赵桓方才收起泪水,语带凄怜地对金使道:“宁害寡人一个,勿妄杀城中百万百姓。”
金使见赵桓在城中士民心中仍极有凝聚力,也温言安慰道:“召集两国通好议和,城中秋毫无犯,请皇帝宽心。”
赵桓于是命人在城中出榜安民:两国已议和,只等何栗还朝,请城中军民稍安勿躁。
斡离不与粘罕议定之后,传出军令,不许金兵在城内劫掠,更不许杀人!
金军治军甚严,是以这两天城中杀人放火、抢掠财物的都是乱军与城中不逞之徒。
因为宋城市商业经济的高度繁荣,汴梁城中早已经形成了以无赖、破产农民和无产无业者为主的社会边缘人,这些人无事尚且生非,这种天赐良机如何会轻易放过。
虽然这几日月黑风高,大雪不停,但是四面城墙高处,女真人纵火焚烧楼橹等城防之物,至夜间仍是照的城中亮如白昼。本来城中士民已经是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度过这漫漫守夜了,这些乱民公然劫掠,他们更比寻常人知道哪里多黄白之物。那些达官贵人、巨贾富商、大户人家成了他们劫掠的首先目标,胆子大的呼朋引类去联手作案,胆子小的人另辟蹊径,居然去引诱城头上的女真军兵。
直到今天,仍是游走于社会底层的边缘人胆色最是过人,生存能力最强,适应力最强,破坏力也最巨。而体制内之人则多是安于现状、只求温饱者居多。
这些女真军兵作为胜利者,却丝毫不敢懈怠,晚上不敢休息,小心驻防,生恐发生变故。
却见有这些壮着胆子来的宋人引诱说话,地虽有南北之分,语言的不通也无法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估计这些不法之徒虽然没有精通女真文,但是极有可能自修了手语,这“手语”应该是古今通用没有国界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