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8-11 13:01:35

第十五章:东头不亮西头亮05

这五人连日密谋,竟然把攻击的苗头直指当朝宰相李昉。寻常官员他们也没有兴趣去动心思,之所以会这样做,应该是赵官家有意起用赵昌言为相的原因。太平兴国八年,赵普罢相,李昉与宋琪并居相位,宋琪虽是首相,然而,赵光义却对李昉更加器重。在宋琪因‘素好恢谐,无大臣体’被免职之后,李昉竟然也独相两年之久,在赵光义一朝也算是异事一桩。

李昉对于雍熙年间北伐之事,极力反对,赵光义为了绕过他的阻扰,干脆直接瞒过了李昉,与枢密院大臣议定了北伐之事。李昉得知之后,大胆上疏,奏章中甚至把赵光义比做隋炀帝杨广。北伐失败之后,因为赵光义力主北伐之议,也不好降罪李昉。

雍熙北伐,赵光义‘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赵官家这种独任亲信,架空政府的行为。不但惹的李昉心下不快,朝野之士对此也多持异议。端拱二年,赵光义朝最负盛名的诤臣王禹偁、田锡二人先后上表章,均对赵光义不使中书预闻北伐之事表示不满,指出‘岂有议边陲,发师旅,而宰相不与闻!’希望赵官家检讨自己的言行,在将来‘一一与宰相谋议,事事与宰相商量,悔自前独断之明,行今后公共之理,则事无不允当,下无不尽忠。’朝臣们希望通过宰相来控制君权的无限扩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君权、相权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中心点。这样才会达到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开明昌盛理想社会。在赵光义一朝,士大夫阶层已经自发的把自己归类为统治阶层,虽然他们是作为封建帝王的附庸出现,然而却有着独立人格,这种现象萌生在中世纪的中国,开有宋一代开明政治之先河。在宋士大夫心底已经存了‘天下者,非天子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制约的君权是一种‘虎兕出于柙’,宰相作为朝臣的领军人物,必须有力的制约君权。这样达到一种天下大治才是理想的大同世界。虽然赵普是在端拱元年出任的宰相一职,端拱二年,王禹偁与田锡上的书,期间似有因果倒置之嫌。然而,赵普的再度拜相,虽有着元僖的举荐,更多的应是赵官家为了平息众怒,不得已之下为求得一种政治平衡。只有安抚朝野人心、重振中书权威,才会让朝野之上的反对他的暗流渐趋平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