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表白的意思是这样几点:第一,姓氏的起源;姓,起于母系氏族社会,所以,姓从“女”;氏,起源于男权社会,所以,“男子称氏”。第二,姓的意义在“别婚姻”,同姓不通婚;氏的意义在于“别贵贱”,区别同一姓下面不同的男丁延续的情况。第三,古人把同姓不婚提高到与禽兽区别的高度来认识。第四,由于继承关系讲究的是血缘,所以,氏族的区分是继承所需要的(在前面的附录中,在下已经有过比较细致的介绍血缘继承法的内容)。不过,任何事情恐怕都有例外。姓从女,也不是一刀切;在母系氏族消亡的过程中,父系氏族也在兴起(可能是因为有过渡的同时存在的阶段)。比如,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分为12个姓:姬、○(女+吉)、酉、祁、己、滕、箴、荀、任、僖、依、儇。这些个姓中,除第一二个从“女”之外,其余10个是不从“女”的。不过,由于“氏”是“姓”衍生出来的,是姓的分支,是父权社会的产物,反映出一定的占有关系,因此,黄帝时代普遍存在的父系家长制氏族都是以“氏”来称谓,如黄帝是“轩辕氏”、炎帝是“烈山氏”(或厉山氏)、尧称“皋陶氏”、舜称“有虞氏”。这主要说的是夏商周之前的情况。
夏朝以前,即炎帝黄帝时代,不仅劳动果实归公(部落公社所有),个体的人没有独立人格地位,一个部落只有一姓一氏,部落首领作为代表就可以了,所以,只有轩辕、烈山(厉山)、皋陶、有虞等称谓,即代表那个部落的领导人,又代表那个部落。到了夏朝稍有不同了,夏王姓姒、氏为有夏;四岳姓姜,氏曰吕;己(黄帝后人)姓、氏为昆吾;喜姓氏为有施……这些情况说明什么呢?说明:同类的统一的一个对外的“政治集团”,不仅仅只有一个姓一个氏了,而是可以有多个姓、多个氏。不过,夏人的姓氏,只能够是有高级地位的贵族才可拥有(一般人没有),因为他是由更高地位的人所赐予;如果犯了错误,还会被收回。到了殷代,同夏一样,一姓之下可分为若干个氏;所不同的是出现了“族”的名称;这里的族,估计是指“亲系”。除了族,还有“宗氏”。氏,是一个专称,族,是一个泛称。一个氏可以称一族;氏下分支可称“分族”;分族是指家长家族以外的旁系家族。更远的族(即今天说的远房)称“丑族”。简单的说,从黄帝到殷代,姓氏从独占发展到王和贵族都已经共同拥有了,但是,普通人(中低等贵族或没有贵族血缘的)还没有。当然,在殷代,姓与氏仍然是有严格区分的;只是姓多了,而一姓之下的氏亦比较多样化了,即血缘的区分在其间表现得比较细致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