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之战后,周世宗见契丹人主动退军,于是趁势进讨北汉。这次契丹人没有再坐视,直接派出大将耶律挞烈率重兵驰援。这次契丹人果断出手,大败后周大将符彦卿、杀勇将史彦超,柴荣不得已之下,只得在太原城外扔下数十万的粮草军需之物,狼狈撤军。后人只看到他勇复三关的战绩,却对他败走麦城之事避而不谈。认为契丹军不是后周对手的说法只是主观臆断罢了。
稍具历史知识的人就会知道,数千年来我华夏分裂、融合,融合、分裂,反反复复。这各融合大多时候都是由北向南的进行,极少个例是由南向北的。这其中的缘故值得人们深思。
如果一味的和半斤八两的对手死磕,最终胜出也只是惨胜而已。‘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还是好的。赵宋这个新政权,尚未具备与契丹人一决生死的综合实力。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韬光养晦、相安无事,现代社会的作法就是相互签订有互不侵犯条约。这种建立在纸面上的约定,约束力如何?事实早已证明!等到时机成熟,不宣而战也很正常。
与契丹、北汉相比较,南方割据的这些政权地方狭小、国防力量薄弱,对付起来不是很吃力。先逐一把这些势力荡平,一者可以令军中士气大振,二者,可获得丰裕物资回报。‘脚踏实地’与‘好高骛远’相较,孰优孰劣?
赵匡胤既然制定出了统一方略,就着手准备付诸实施。对于北汉、契丹,他暂取守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