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8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们经常形容那如白驹过隙一般的灵感,像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我们需要洞察的东西。对于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家来说,激光就是这么一种东西。最近,一种被称为诱导性电子散射的技术(induced electron diffraction LIED),被用来研究两个原子靠近时其电子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如果用时间来描述的话,大概在飞秒级别(1X10^-12)。虽然时间短,但是这一过程却是许多的化学反应的根本。通过理论计算,我们可以知道简单的化学反应中,化学键形成过程是如何进行的。LIED从另一个方面描述了这一过程。LIED利用激光,照射其中一个原子的外层电子,使其跃迁到高能量轨道。这时,如果发生化学键形成,这一跃迁的电子,在跃回到应有的轨道的过程中,会释放出特征性的能量谱线。通过解析这一能量谱线,可以再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这一新的应用有可能成为探测复杂的化学过程的重要的实验工具。随心所欲的监测和控制各种化学过程。这不是人类一直梦想实现的事情吗?

(4)秒

度量时间应该是人类文明之初就非常重要的事了。近代,地球自转一周被作为一个时间度量的标准。说实话这已经很准了,其误差大概是一亿分之一秒,虽然地球确确实实是越转越慢。不过,如果是某些“变态”的实验,这个精度还不够。不久以前爆出了中微子速度快过光子的“新发现”。要知道光速恒定而且不可超越是相对论的基石,所以一度引起很大的关注。现在发现这可能是一起因为电缆接触引发的乌龙事件。且不说这个结论如何,这个实验发现在730公里的赛跑比赛中,中微子比光子早于60纳秒到达,所以说时间的误差在一亿分之一秒 (10纳秒)是无法做这个实验的。早在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原子秒定义取代历书时秒定义。在这个原子钟里,把电子的震动当作钟摆,即将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连续9192631770次跃迁所持续的时间定义为一秒。按此定义秒的准确度已优于十万亿分之一秒。这个概念在不久前又被打破了,科学家们认为电子还不够稳定,选择中子更加的精确,因为原子核内的中子状态更加的稳定。基于中子的原子钟把时间的精确性提高到千万亿分之一秒。到底这有啥用呢?爱因斯坦在天有灵恐怕也会感兴趣的,他肯定想知道在这更加准确的测时技术下,相对论能不能依然在各种挑战中屹立不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