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幕府中,参谋一职的排序一般在判官之后,掌书记和支使之前(也有排在掌书记和支使之间),地位是比较高的。但这一幕职并不常设,并且到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即已废除,所以《唐会要》卷十九说:“四年六月,中书门下奏:‘……况行军之号,本系出师;参谋之职,尤是冗长。其行军司马及参谋,望勒停省……’敕旨依奏。”这就是参谋一职主要出现在中唐以前的幕府中,此后难得一见的原因。参谋的职掌,倒是从一开始就明确下来了:“参谋,无员,或一人,或二人,参议谋划。”(《通典》卷三十二)《新唐书 百官志》也记载:“行军参谋,关豫军中机密。”很显然,杜甫担任的这个节度参谋,很有可能是严武因人设岗,特意为杜甫设置的一个文职幕僚岗位,主要任务是为幕主出谋划策和掌管机密文件。当然工作需要时,参谋也有为幕主起草公文的义务。如永贞元年(805年)符载在刘闢的剑南西川节度幕府做参谋时,他就说自己“忝幕府之旧,谬亲文翰”(《全唐文》卷六百九十)。总之,杜甫在严武幕府的地位是比较瞩目的,待遇也是相当丰厚的。
在严武幕府,杜甫既可享受较高待遇,又较少承担具体事务,对别人来说,这样的好事也许会神仙般快活,可杜甫还是感到了拘束,还与同事闹得很僵。如果从杜甫身上找原因,《新唐书 杜甫传》说的“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可谓一语道破了天机:杜甫既不注意约束自己,又喜欢夸夸其谈,所提建议又不切实际,这就难怪会招来年轻同事的白眼。至于严武是什么态度,史书虽然没有提供现成答案,但内心感到失望是极有可能的,否则杜甫就不会痛心疾首地写出“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胡为来幕下,祇合在舟中”这种愤世嫉俗的诗句了。而严武的这一态度无疑又强化了年轻同僚们对杜甫的轻慢,因为严武真正尊敬的长者,当不致于受同僚们如此侮慢的。诗人的心是很敏感的,杜甫哪能不清楚这一切都是根源于严武对他的态度呢?诗人的心也是很愤激的,杜甫由此怨怪严武,最后借酒使性,狠狠发泄心中的不满,也就自然而然、毫不奇怪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