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回溯到1966年。当年底有个东欧的技术代表团来华,这个团都是搞农业畜牧和养殖科技的,向国内出口了二十来台套的机械设备,并转让了一批的技术资料。整团共有三十多人,其中有个一外国人叫Richard。长藏行那时是在上海,技术厂的人员不够,他也被抽调去做文献接收和语言翻译,就接触到这个团,长藏行做一些技术档案材料的接收整理,不断要和团里的人交涉,那个Richard标称是农林方面的专家,长藏行按任务分配和他对材料和进口机械的物单,一连接洽了好几天。长藏行是很认真的,对过手的材料,每项毕读,每物必看,每单必核。Richard向他移交相关物事,对他说:“你把我们的东西都拿去就是,反正都是给你的,你不必要再对了。”长藏行没反应,他又说:“材料和文档非常多,你们回去好好读一读,还要进行研究,否则,现在我们的东西就是有什么不对的,你也不能发现,你这样地比对,并不会有效果,只会浪费时间。”他说这话时善意的,表示现在不用斤斤计较。Richard把长藏行看了普通的技术人员,因此不愿意多耗费时间。长藏行摇头不同意,就是按部就班,怎么样就怎么样,Richard没办法,只好陪他。一个星期过后,长藏行发现了文档里面的许多问题,主要是少页面,少段落、少注释,图形标示不清,他自己看不下去,看不懂的,全都一一做出了记号,写下原因。对此,Richard无奈地说:“我不认为是说的这些是问题,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技术内容都写得那么认真,写到你们完全理解,你懂吗?希望你能清楚这一点。”长藏行对他说:“Richard,我不是农业方面的专家,我就是知道英语,我的上司派我来查看资料,如果我看不懂,不知道,那以后的同事更不可能顺利地从这些材料中得到有用之处,我希望我的工作以后给他们提供完整的文献,这也是我的职责。”Richard本来是不高兴的,但后来他也只得配合长藏行了,尽量把知道的,能解决的都给答复了,不能立即解决的,反馈到团里,许诺回去后在联络解决。长藏行对他说:“Richard,你们这并不是向中国出口技术,而是出了许多的考卷来测试中国的技术人员。”Richard有些抱歉,他向长藏行承诺:“这一趟我们确实仓促了些,你们的做法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但请相信,这些事情都有办法解决。顺便说回来,嗯,我们中的有些人目的就是想到中国来走走看看,抱歉,本来我也是这么一个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