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29 0:17:00
那么如果孩子情绪正常,判断就按照一贯的原则,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所谓合理,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规律。简单说就是如果孩子三岁以内,那么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故意伤害自己也没有故意伤害他人那么孩子的行为就是合理的。
而三岁之后,孩子的社会性逐渐增强,内心世界开始转向外界需要和外界接触和相处,那么要求可以适量提高。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合理的,那么问题就在于孩子的这种合理性是否和家长的合理性相契合。也就是说玩耍对于孩子是合理的,然而对于有急事要办的家长未必是合理的。因此,在孩子出去玩之前最好未雨绸缪,谈好条件,即在游乐场玩可以,但是如果有急事要走,孩子应该答应。既然有言在先,那么问题来临之时交涉起来就显得理直气壮些。当然如果孩子不顾原先的约定,家长可以显示出坚定的立场和决绝的态度,孩子虽然情绪上不能认同,但是至少理智上可以理解。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3、行动
家长的态度一旦确定,就必须显示出决绝的态度和不可动摇的决心。此刻,孩子往往属于弱势地位,但是弱势地位的孩子往往是罪敏感的,他要观察,要试探,要挑战,要改变。因此,家长如果意志不坚定,那么就给孩子可乘之机,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家长的态度和行为是随着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而改变的。如果孩子大哭大闹,孩子如果满地打滚,如果孩子乱咬乱打此时家长宜静静观察,默默等待,等孩子发泄过后依然坚定地行使自己既定的权利和立场。而不能根据孩子胡闹性质的升级而给予妥协。家长每一次妥协对于孩子的无礼行为都是一种强化,你在告诉孩子:如果你再胡闹一些,如果你再无礼一些,如果你再神经一些我就满足你。那么家长就是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鼓励孩子的无礼行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