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0-12 07:39:21
●●118.蹈心理之幽径,则无往而不胜----谋士的力量:要善于借力,不要做寡人
武臣定赵时,蒯彻对他说:秦将抵抗,非为尽忠,实为求活,如果能招降他们,才是上策。于是武臣选择招降为主,结果大片城池不战而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确是最佳策略。
刘邦过宛城,张良说:这个地方必须拿下,不然,我们到了咸阳,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后背之敌。于是,围城三匝,城守欲自刎,手下谋士说:别急,还有出路。跑来见刘邦,说:我们抵抗是以为只有死路一条了,你要是招降他们,可不战而下。刘邦然之,结果,一路上敌人闻风而降,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十面埋伏之前,韩信、彭越失约的事,前面已经讲过,略。
。。。。。。
武侠小说当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武功和呼风唤雨的权力几乎成正比,而且,越到老功夫越厉害。这样的描写绝对不是事实,照这个逻辑推理,历史上得天下的应该是最能打架的人了,而事实是最能打架的人往往是别人的走狗。
其实,小说为了编故事的需要和读者的欢迎,作者往往把武功和特权挂钩起来,使情节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展开,读者也看得痛快,并增加对人物对故事的喜欢程度。小说里面坐到高位的往往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那么要保持他们的权威,不得不把他们写成武林宗师,即使年纪老得走不动也要有到了化境的武功,这其实是作者无奈的选择---目的就是为了解释权威的来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