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盛怒之下,明宣宗派人抬来数百斤木炭,堆积于缸上,然后点火燃之。不久,炭烧铜熔,把朱高煦烧成一顿灰烬。

宣宗皇帝余怒未消,下令把朱高煦诸子全部处死。

纵观朱高煦所为,比其亲爹朱棣相差远矣,可以说是判若云泥。他既无深谋远虑,又无能将谋臣,更无坚城广地。老王爷为老不尊,苍猝起兵,困守孤城,一俟宣宗侄子皇帝亲征,根本未作有效反抗,即刻束身就缚。败则败矣,认命拉倒,还能保全残年。岂料,这王爷又伸出臭脚,绊龙一跤。从此下三滥行径,可知朱高煦毕竟只是一介赳赳武夫,实无大计。

历史往往会惊人地相似,有时是喜剧,有时是悲剧,有时是笑剧。不幸的是,朱高煦拨个未筹。虎父犬子,十分不肖。

日期:2006-12-20 8:25:30

第三章太监公公要回家

——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

明太祖朱元璋,无论理论还是实践上,提防宦官最严,两手抓,两手都硬。他死后,其子朱棣篡夺侄子建文帝帝位的过程中,深得南京皇宫内宦官的通风报信,开始信用宦官。到了明英宗即位,大太监王振“出手不凡”,不仅开始了明朝宦官的掌权时代,还使得堂堂大明皇帝被蒙古人活捉,上演惊天大戏“土木堡之变”,明朝差一点在正统十二年(1443年)就变成“南明”。

其实,王振挟明英宗御驾亲征,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入大同,五、六十万大军未同蒙古人交手,混乱中已因乏粮饿死不少,僵尸满路。如果及时撤兵,这次重大军事行动的结局只是“不果”而已。偏偏大太监王振本人乃读书人出身,脑子里总有“衣锦还乡”的念头,非要拉着明英宗到他蔚州老家大宅子留住几宿,以博天子幸宅的千秋万岁名。如果真去了蔚州,可能历史上也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大军前行四十里,王振女人一样心思缜密,忽然又顾惜起“家乡人民”来,怕五、六十万大军路过老家时人踩马踏糟蹋庄稼,便又擅自发旨改行往东,终被蒙古人侯个正着。蛮族们这时候倒知道巧攻勇取,大败明军,并生俘了明英宗。明军被杀、饿死、自相践踏以及堕谷而死的,多达五十余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