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自习的时候,经常跑到那些早期建筑的教学楼里上自习。 虽然内部已经年久失修、但是外部保持着文化的美感,而且周围树木茂盛,在心里都感觉到舒服。 到后来,我就经常去老图书馆(也是小图书馆)上自习。 从桂园出发,或者走到山前的樱园宿舍,然后沿着巨大的台阶拾级而上;或者从山侧沿着林间小道蜿蜒前行,最后到达小图书馆。 进了图书馆,中间是一个采光极好的大厅,用学生学习用的桌椅都是经过了几十年历史,表面的漆已经被摩擦得光亮鉴人,而这些厚重的实木桌椅仍然非常坚固。 小图书馆里也有后来配的一些椅子,但是一看就不是一个东西。 在小图书馆中上自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从其环境氛围中吸收营养。 另外,在大学的时候,我的主要运动是打篮球,有时候一个人打。 好些次,无数人在外面的露天水泥篮球场打篮球的时候,我就钻到那个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小体育馆里的木地板篮球场打篮球。 开始,我自己也害怕被撵出去,但是小体育馆的管理老师看到我,也只是打打招呼。 之后,我有机会就去“占便宜”,只要没有训练或者比赛,我就去独自享受那个小体育馆的篮球场。
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并且相信自己是“天之骄子”。 今天回想起来,武汉大学的读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在高考的时候“冒虚火”成为一个“尖子生”,侥幸进入武汉大学的一个当时非常热门的专业。 然后,遇到一群优秀的老师,给我们讲授正确的经济金融理论课程。 我之所以强调“正确”这个词,是因为当时其它大多数学校都在讲着错误的理论,让他们的学生从开始就对世界经济系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也就不知道世界经济如何运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就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应对方法。 另外,我当时就相信自己是“天之骄子”,因为我的成绩证明了我的智商,我们班整个极为刻苦的学习氛围,我的老师让我们超前地认识了当时的中国经济,并且对世界的经济金融系统有了基本的了解。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在老教学楼、小图书馆和小体育馆的经历,另外我在学院里的小图书馆阅读着当时一般人根本看不到的英文原版和港台出版的经济金融管理书籍和当期杂志,这些都是优质资源在我身上的消费。 这些资源的消费也就意味着,在我身上积累起来的内在价值,全面综合内在素质的价值。 我就不相信,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暴富者能够比我更懂经济金融! 不懂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想成为纵横全球市场的“500强”,想成为“百年老店”,都是基于无知基础上的幻想,更确切地说是精神分裂。 可以说,中国企业一次次在海外并购的失败造成巨大亏损,一次次在海外投资和投机的失败造成巨大亏损,一次次引资让外商平白无故占便宜,都是精神分裂式的幻想的结果。 回顾我的历程和中国经济,我坚信知识必然要显示出其内在的价值光芒,而只不过时间到来的稍微早点或者晚点;我坚信我作为在经济金融上已经入门,或者说一个“登堂入室(大学殿堂)”的追求知识的人,也必然会依靠知识而获得个人的收益。 而“天之骄子”就意味着,即使别人忽视自己、打压自己,但是永远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和实力,在合适的时机发挥自己作用和价值。 而这种基于知识的信念,让我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充满挫折的路,一直坚持到今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