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7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0-04-26 21:30:32

顺便说一下,人们谈起美国的社会结构,经常要说起“中产阶级”,说因为中产阶级而使美国社会非常稳定。 其实,这是个基于表面现象,而得出的“倒果为因”的错误认识。 美国是因为精英阶层的形成,人们进行专业化的竞争,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分散式社会权/力结构。 而权/力决定经济分配,这样才形成了经济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美墨战争(导火线)和美国内战,表面上看是北部工业经济州和南部种植园蓄奴州之间的矛盾而引起。 而实际上,是专业化更强、数量更多、权力更分散、协作更普遍的北部知识精英阶层和少量南部种植园主兼军事精英阶层的战争。 所以,早期南部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当南部的这些少数精英耗光,再加上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的命令,最终导致南部彻底被打垮。到了二战,美国的专业精英阶层更加庞大,所以能够迅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一套庞大高效的战争运作系统,一方面通过“民转军”,生产出大量实用的武器,保障了美国军队的高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知识精英充实到军队中,让美国军队打得更聪明、更高效。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 汉克斯饰演的上尉,在诺曼底登陆、打掉德军机枪阵地、阵地保卫战等几场战斗中,都通过聪明的组织,实现了战斗目标。 尤其是最后的阵地保卫战,这位教师出身的上尉出于对《军事手册》的熟悉和对于人性的洞察,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材料和地形,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小规模阻击战。 不论《拯救大兵瑞恩》的所有情节是否属实,但是知识精英的作战方式在美国对外的多次作战中体现的的非常明显(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深入了解,对于个人的思考会有很大的启发)。 到了1990年代,美国企业界对于日本开始发动“反击”,也是通过大学的战略竞争理论指导和技术研发成果,对大量企业进行重组,金融精英、企业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进行“协同”,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复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