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4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需要强调的是,高利贷已经扰乱了整个社会的秩序,给整个社会带来极为深刻的危机。 随着社会资金链的断裂程度加深,高利贷的利率更高、规模更大。 而大规模的高利贷促使从事实业的资金退出实业,进入虚幻的收利息的金融市场。 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开始,年息超过100%的高利贷出现,加速辛苦做实业的资金退出实业。 这意味着,社会上从事实业生产的资金更加短缺,生产更加艰难,而且利润更薄,实业生产商加速倒闭。 在税负水平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实业生产商关门倒闭的越来越多,让剩下的生产商负担更重,进一步加剧生产商倒闭。(这个问题我在年初的“2011的波澜壮阔”帖子中提到过)。 而生产商倒闭反过来更加剧高利贷的蔓延,并且让剩下的实业更难以生存。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从事农业的实业经营者的退出。 郎咸平曾经指责,一些从事农业的实业经营者进行囤积居奇,导致一些农产品价格暴涨。 所以,郎建议国家大力打击这些实业经营者,防止这些经营者的囤积居奇。 在农产品价格暴涨的时候,郎这些颠倒黑白的言论曾经获得社会相当大的共鸣。 现在,不用国家打压,高利贷起到了打压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每到秋天收获季节,农业经营者就会到农村进行农产品收购,然后存到冷库中,放到来年买个好价钱。 而在今年高利贷的背景下,从事这样的行为明显得不偿失。 因为,在高利贷的背景下,囤积农产品的资金、人工、仓储、损耗等等费用过高,而且风险极大,所以还不如把钱放出去来钱快、来钱轻松。 而正是这样的情况,让东北丰收的绿豆、花生等杂粮没人收购,价格暴跌;而大量土豆、大白菜等蔬菜、苹果等水果都烂到地里,没人收购;猪肉中间商也同样在抛售库存,导致本来供应一直非常紧张的猪肉,发生价格下降的情况。 在2010年底-2011年长达将近一年的食用油限价,让中间的加工环节宁愿将大豆压在港口,也不愿意拉到厂里榨油。 等中间环节基本上耗光了库存,导致油品短缺,于是“地沟油”趁机占领了相当一部分市场。 而目前几乎所有用于食用的农产品价格下跌,都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 而是社会上从事实业经营的中间商急剧减少,没什么人为即将到来冬天和“青黄不接”的春天进行储藏。 所以,秋收时短期的价格暴跌、农产品烂在地里,也意味着冬天之后的物资严重短缺。 届时,即使不“放水”,蔬菜、水果、猪肉也将因为短缺而价格明显上涨。 而如果国家为了救市而“大放水”,价格可以直接“一飞冲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