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17 11:41:06
当经济深入到中微观层面,问题就表现得非常清楚。 在1990年代中后期,长虹是中国最耀眼的企业之一。 从1980年代末开始,长虹彩电通过一系列的“价格战”,一路“高歌猛进”,到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老大。 当时,中国彩电市场基本上成为“寡头市场”,由长虹、康佳、TCL等少数中国彩电企业所掌控。 本来主导中国市场的日本彩电品牌,主要只有索尼还占有高端小众市场,而这个市场的利润则极为丰厚。 需要注意的是,长虹爆发的背后,是无数其它各省市建立的生产线被淘汰。 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各省都纷纷引进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等生产线,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这些生产线基本上已经被长虹和广东等少数家电企业所淘汰。 而到了1998年后,长虹也因为囤积彩管,误判消费形势,导致严重的亏损,开始进入下降轨道。 再到后来,长虹投入巨资进行背投彩电的生产,并且在初期形成一定销量。 但是,这时候液晶彩电开始发展,后来淘汰掉显像管和背投彩电。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初期的彩电生产线、长虹康佳TCL、各大显像管生产企业、背投彩电等等生产设备,都被淘汰。 这些企业的投资无法收回,也无力进行再生产。 这时候,有的人会说,再做液晶生产线,继续进行生产! 但是,为什么中国彩电企业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 外汇。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什么企业建立的生产线,基本上都以“引进”为主。 “引进”就是需要从外国进行购买,也就意味着需要外汇,需要大量的外汇。 可以说,即使长虹等彩电企业号称“国产”,其生产线的全部或者关键部分也通过进口实现。 不仅如此,“国产彩电”的关键零部件也都是进口,进口就需要外汇。 本来,传销系统想着,还能够重复50年代的老路,通过一次引进“生产线”,实现“本土化”生产,就能继续维持几十年。 没想到,当国门打开,民众能够接触到西方科技的时候,过去的路子就行不通了。 当一部分企业引入黑白电视机生产线的时候,没想到很快有其它省市引入彩电生产线,淘汰掉这些黑白电视;当大部分省市引入彩电生产线之后,TCL、长虹、康佳等企业引入29寸“大屏幕”生产线,淘汰掉“小屏幕”;开始大量购买进口显像管,后来国内显像管厂大量引进生产线,实现显像管的“自主生产”了,没想到液晶面板开始淘汰显像管。在1950年代,传销系统通过“引进”之后的计划经济-也就是奴隶制度,迫使人们被迫生活在停滞的年代。 但是,从国门打开后,就再也不可能再关闭,所以中国企业遭遇快速淘汰的过程。而“在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背后,是大量的外汇购买落后技术,然后被西方更先进的技术淘汰。然后,中国企业再花大笔的外汇,购买西方即将被淘汰的技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