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7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0-07-30 23:18:14

二九三、政治制度

西晋亡了,北中国的大地上依然战火连绵,没有停息的迹象。让我们在开始东晋之旅之前,暂时忘掉那些血腥,对西晋时代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西晋政权,完全是一个由世家大族控制的政权,处处维护着世家大族的利益,也体现了世家大族统治的特色。

一是世家大族位居高位。西晋的名臣如琅琊王祥,河东卫瓘、裴秀,泰山羊祜,颍川荀顗、荀勖,陈国何曾,太原王浑、王沈,河内山涛,京兆杜预等等都是身居高位的重臣,当时的权力中枢与东汉一样,是尚书台,主官为尚书令,类似当今的总理,这一职位只有高门望族的人才有望企及;不过,西晋的职官特色还在于,在尚书令之上,还有录尚书事的头衔,而这个录尚书事,可非同小可,他才是名副其实的执政大臣,更是只有皇帝的近臣如贾充、卫瓘、梁王司马肜等人才做得,史称“自魏晋以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

二是机构臃肿、冗官多。司马炎建立西晋以后,同时设置了“八公”,即太宰(本为太师,为避司马师讳改)、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后来,在非常时期,还出现了丞相和相国。太宰(也是就太师)、太傅、太保都是周王朝的上三公,是与皇帝坐而论道的官,没有什么事情的,以后也并不是经常设置的,只是在曹魏初年设置了太傅,封钟繇为太傅,曹魏末年以郑冲为太保,到了西晋一并设置;太尉、司徒、司空,是汉代的三公,此时也全部保留;又加上了汉代并不是经常设置的、与太尉职权重叠的大司马、大将军,同时并用。这正八公以外还有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左右光禄大夫等都是所谓的“从公”,这些基本上均是司马炎为安排旧臣而因人设置的官职,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但是,却是十分显赫,属官众多,据《晋书,职官志》的记载,这些公以及开府地位为从公的,有长史、西东阁祭酒、西东曹椽、户仓贼曹令史、御属阁下令史、西东曹仓户贼曹令史、门令史、记事省事令史、阁下纪事书令史、西东曹学事各一人,并给虎贲20人。如果这些公还有军职的话,还另外增加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两人,主薄、记室都各一人,舍人四人,兵曹、铠曹、士曹、营军、刺奸、帐下都督、外都督、令史各一人,同时,司马下面还有类似长史一类的属官,从事中郎也给侍从二人,主薄、记室都给侍从一人。如果这些公是持节的都督的,另外再增加参军六人,其他属官根据战争规定增加相应的护卫。特进和光禄大夫也有相应的属官。另外,尚书机关也从曹魏明帝时的25个部门,猛增为35个。地方上,在司马炎统一中国以后,将全国划分为19州,173个郡,远远超过了两汉时期的州郡数,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晋的登基人口却与两汉时期无法相比,比如,在太康三年,全国登记的民户为377万,只相当于东汉145年登记户口的三分之一多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