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2-21 00:31:55
一二○、咸康三年(2)
而咸康三年发生于慕容部的大事,当属慕容皝自称燕王了。
慕容廆父子欲称燕王,由来已久。早在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慕容廆就曾指示手下给东晋太尉陶侃写信,表达了这个意愿,然而,直到慕容廆去世,燕王的封号也没有加诸头上。而慕容皝继位之初,官职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平北将军,(征、镇、安、平将军,四平将军为最低)代理平州刺史,直到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才被东晋朝廷任命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
在遥远的辽河两岸的慕容皝自称燕王,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人们大惊小怪的大事。然而,这件事情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那就是,咸康三年的公元337年,距离东晋元帝登基的318年,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我们如果从遍地狼烟的永嘉之乱之初的公元307年算起,则已经过去了31年,考虑到儿童时期记忆的模糊性,这就是说,如今北中国正值40岁到45岁以下的壮年男女,对晋王朝根本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他们要么出生于乱世,要么虽在西晋太平时期出生,但是,由于年幼而毫无印象。对于生来就遭逢乱世的他们而言,能够给予他们安定生活的君主,就是他们内心确认应予效忠的君主;剥夺他们土地和财产的军队,他们自然就要奋起还击。至于说,亡国之痛、复兴晋室之类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没有切身体会的。这正如咸康元年镇西大将军、凉州牧张骏派遣他的参军麹护上疏中所说的那样:“勒、雄既死,虎、期继逆,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乞敕司空鉴、征西亮等泛舟江、沔,首尾齐举。”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说得是多么的沉痛!当王夫之先生读到此处时,他在《读通鉴论》中感慨地说:“张骏能抚其众,威服西域,有兼秦、雍之志,疏请北伐,莫必其无自利之心也。而其言曰:‘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则悲哉其言之矣!婴儿之失其母也,使婢妾饲之,受其狎侮,未尝不泣也;已而听之矣,已而安之矣,已而语之以母而不信矣,过墓而若有若无,且归而亟依婢妾矣。夫人至忘其母而不知悲,则仅留之家老,垂死而有余哀,亦将谁与言之而谁听之乎?于是而人心之迷终不可复,复者,其唯天地之心乎!”随着时间的推移,晋王朝对于中原人民的向心力在逐渐减弱,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慕容皝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权威,进而加强对辖区人民的统治。这可以说是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