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9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7-20 23:03:10

三○三、燕代决裂

如前所述,在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贺兰部已经在后燕的打击下,投降了后燕,并被安置于代郡。可是,过去整整一年,史籍又记载拓跋珪再次联合后燕赵王慕容麟进攻贺兰部于意辛山。唯一的解释就是,贺兰部在被后燕安置于代郡之后,又趁机叛逃了,回到了旧地意辛山游牧区。对于拓跋珪而言,将贺兰部从意辛山南迁,就隔绝了其与高车诸部之间的联系,便于拓跋珪实施先弱后强、逐步吞并高车诸部、次及贺兰部、最终完成统一恒代的任务;而对于后燕慕容垂而言,既然拓跋部与自己的母族贺兰部之间有了嫌隙,那么,出兵征服贺兰部、壮大自己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让拓跋珪和慕容垂始料不及的是,贺兰部仅仅在被迁徙至代郡数月,就又集体叛逃了。于是,到太元十五年四月,拓跋珪再次与后燕合作,将军锋再次指向自己的母族。后燕军队之所以弃纷乱的中原局势于不顾,竟然同意拓跋珪的请求,远出意辛山,当然是因为,此时的贺兰部已经是叛逃的身份,也就是说,在慕容垂看来是一块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如今又行将失去的蛋糕,他还想再次将它夺回来。此战过后,据《魏书·贺讷传》的记载,“遂徙讷部落及诸弟,处之东界。”按照《魏书》的说法,此时的贺兰部是归顺拓跋部了。但是,由于《魏书》本身不容否认的瑕疵,这一说法似乎是有问题的。《魏书》在记述拓跋部前期历史的时候,总喜欢故意抬高拓跋部,比如,在拓跋什翼犍迎娶慕容氏的时候,它记载为:慕容部“荐女备后宫”,其实,当时的拓跋部仅仅还处于原始部落水平,逐水草而居,也根本没有像样的宫室;称慕容垂的使者说是人家“遣使朝贡”,这些都是不实之词,对此,清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的“魏书多曲笔”条即有过提及。按照常情推断,后燕之所以第二次配合拓跋珪出兵打击贺兰部,是因为贺兰部是自己的,自己要将其重新掳掠回来,后燕帝国与拓跋珪何亲,将长途奔袭,却换来空手而归?此战拓跋珪收获颇丰,纥奚部、纥突隣部都归顺了拓跋珪,难道贺兰部也由后燕让与给了拓跋珪了么?似不可能。真实的情况大约是,拓跋珪单独无力进攻粘合在一起的三部,于是,鼓动后燕进攻贺兰部,双方约定由拓跋珪配合后燕作战,作为答谢,同时被进攻的纥奚部和纥突隣部降众则归拓跋珪所有,而后燕只拿自己该得的贺兰部。《魏书》称拓跋珪将贺兰部“处之东境”,其真实目的就是给后世的人们制造出一种假象,即此时,贺兰部也已归顺了拓跋珪,为拓跋珪以后再次打击自己的母族做一个铺垫,并且,《魏书》这句 “处之东境”,本身就十分含糊其辞,因为前此所有涉及到贺兰部迁徙目的地的时候,均有明确的地点,如大宁、平舒城等地,唯独此次只是笼统地说在东境,而属于燕国的上郡也正是拓跋部的东境——也许它掩盖了后燕再次将贺兰部安置到上次安置地代郡的史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