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让拓跋珪心乱如麻,再也不愿继续与后燕打下去了。他派遣国相涉延向后燕求和,并表示愿意以自己的弟弟作为人质,从拓跋珪派出的使者级别和提出的和解条件看,这次他是真心想与后燕和解,也表现当时他是多么焦虑。不过,你无缘无故到人家家里抢掠一番,自家有难了,你此时想起要和平了,天下哪有如此便宜之事?当时的慕容宝也是这样想的,慕容宝也听到了北魏后方有乱的消息,他坚决不同意,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冗从仆射兰真前往拓跋珪军营,斥责拓跋珪的忘恩负义,并动员几乎全部的军队,共计步兵十二万、骑兵三万七千余人,驻扎在曲阳的柏肆(柏肆坞,有本写作柏津,在今河北省藁城市境),大军依托滹沱河北岸阻拦魏军。其实,从感情上讲,慕容宝做出这种决定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前年的参合陂之战,慕容宝率领的数万大军被北魏全歼,五万士兵被活埋,作为主帅的慕容宝是多么想一雪前耻啊!而此时正是最佳的时机,他也试图让拓跋珪匹马不还。可是,冷静下来看,拓跋珪是遇到了后方的危机,并且,北魏军队迟迟不能攻下中山和邺城,但是,魏军主力在野战中并没有受到损失,相反,却刚刚攻陷了信都,并且,河北腹地的各个郡县也都望风投降。那么,就此与魏军在野外作战,燕军胜算究竟有多少,实在是不好说。即便是意欲打击拓跋珪,似乎也不应正面拒绝他,而应当假装同意和解,在魏军懈怠之后,秘密伏击或侧击。慕容宝中了儒家的毒太深,作为兵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胜敌人,消灭敌人,信义二字也是服务和服从于战争的需要的。刘邦进兵关中,本来与秦将谈好了投降条件,但张良却建议趁着秦将懈怠之机,对秦军发起了突然袭击,从而顺利占领了关中;在与项羽鸿沟议和之后,却单方面撕毁协议,趁着项羽东归,而实施最后的打击,从而奠定了西汉王朝的大业。因此,真正的战神,他自己的判断标准是与社会世俗标准不一样的,世俗的道德、信义、协约、名声等等都是为了战争服务的,历史上就此对刘邦的胜利一些微词,又能耐人家几何呢?在战争中缺乏诡计,只能成为后世的笑料,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而慕容宝却恰恰忘记了这一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