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东晋朝廷出现内乱,晋孝武帝的弟弟琅琊王司马道子与谢安争权,谢安用三国姜维避祸沓中之计,以北伐为名,出镇广陵步丘筑新城垒避祸,不久病重。渡江回京入石头城,过西州门,怅然对左右道:“我本意自海道转江道回京,可惜本志不遂,此乃天意也。昔年桓温在时,我常惧不能自全,一夜,忽梦乘坐桓温之舆,车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如今想起来,乘桓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我的病不会好了!”回京不日,谢安薨,时年六十六岁。孝武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谢安一代名士,谈笑间情雄桓温推枕无奈,奕棋中百万敌虏风声鹤唳。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其北征,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可惜雅志未就,天下事何能尽心如意,“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日期:2007-3-5 20:40:35

是的,应该说道武帝拓跋珪在君位传承问题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后我们要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他吸取历代王朝和尤其是慕容燕国的教训,彻底摒弃兄死弟及的草原民族的传统,严格按照立嫡以长的古训立太子,并强制性地推行一条惨无人道的“子贵母死”的政策,对于“子贵母死”,田余庆先生在其《拓跋史探》中有过详细的论述,除了魏书载明和田余庆先生所讲的那些原因之外,防子弱母壮,外戚当权,母族强大等等,还起到威慑后妃的作用,试想那个母亲还想为儿子争位?另外,表明拓跋珪非常深刻地接受儒家思想,君主即公即国,天子无私事,你做皇帝,没有老爸,没有老妈,有的只是天下,有的只是百姓。所以他不惜舍掉与其共患难的恩爱夫妻刘皇后,以至于最后没有一个亲人,从拓跋珪身后历代皇帝传承有序来看,他的心血没有白废。即使母后当权,也不存在私的问题,因为母子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子贵母死”在胡太后时被废,北魏国运走到尽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