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就是要像孟芸一样有思考,有见解。下面我再提个问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句子是比喻吗?”
有人说:“是啊,有比喻词‘仿佛……似的’。”
我再问:“本体‘远处送来缕缕清香’与喻体‘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相似点吗?”
一时无人回答。
孟芸四顾之后,骄然答道:“这有什么难的?微风从远处送来缕缕清香,轻微,似有似无,时有时无;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声小,若有若无,时有时无。这不就相似之处吗?”
“很好,孟芸说得对,比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形似,一种是神似。这个比喻句就是讲的神似。这个句子还是另一种修辞方法,通感,感觉互通。人有听觉、嗅觉、味觉、视角、触觉。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用听觉上的感受来描写嗅觉上的感受,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多种感觉去体会、品味,给人更深的印象。课文中还有这样的例子,请找出来……”
我话还没完,孟芸答道:“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对。生活里还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孟芸又接道:“老师,你的笑容很甜。”
同学们都看着我,有些错愕。
我笑着说:“都看我干什么?孟芸说得对不对?”
“对。”学生齐说。
“对什么对呀?”
“栗老师,你确实笑得很甜呀。”一个女生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