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城又点了根烟,说:“是流浪。但决不是以前那种为生存而流浪。我想了很久,老觉得中国的现实中,缺乏一种东西。后来我发现,我们的民族中,有好多好的东西正在流逝。我回家转了一圈,觉得现在是农村摹仿乡镇,乡镇摹仿县城,县城摹仿大城市,而大城市努力地摹仿国外的城市。不错,这是一种发展,但一种东西进步了,另一种东西就退化。成功的背后往往是更多的失败。比如打仗,胜利者取得了政权,或控制了别的国家,但有多少无辜平民在这里头丧生?从历史上讲,战争是进步;但从人道上讲,战争残酷地毁灭了多少宝贵的东西?我并不是批评战争或者历史的进步,这无所谓对错。今天,人们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饿死冻死的事,已少得可以忽略,但你能说唐代的开元盛世时期,人们就生活得不好么?那时,国外那些当今称王称霸的国家,还过着半原始的生活,纷纷到中国来进贡,怕出兵打他们。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历史不管是进步还是迟滞乃至落后,都不能说文化衰败或者落后。屈原的《离骚》,当今谁写得出来?你能说现在铺天盖地的报刊杂志和摆满书架的大部头,就比《诗经》、《史记》更好么?不是说当今社会不好,没有改革开放,中关村会火成那样?深圳会由一个小渔村变成国际化大都市?那些聪明的老外会携巨款到浦东投资?我是说,在大部分人奋力推动中国经济攀升的同时,应该有一小部分人去搞中国的文化。当然,对研究经济的、科学的、人类命运的专家学者,国家已为他们在城市里腾了办公室,装了互联网,这很好;但边缘文化,却没有多少人去搞。边缘文化这个词,可能不准确,但意思不难理解,就是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比如,东北虎要死绝了,大熊猫罢食了,黄河要干了,藏翔羊要被猎杀光了,城市污染造成医院病床满了,少数民族语言快要绝种了,民族服饰、生活方式、风俗等面临异化……诸如此类的东西,得有人去稿。就说环保吧,高层领导都很重视,认为环境是生存的根本。可是,真正关心环保的,又占多大比例?说得具体点,你知道川西的康巴人是怎样生活的吗?你知道云南的小竹楼为啥要抹桐油吗?你知道长白山为啥没有古庙吗?你知道大草原上的牧民为什么那么热情好客吗?你知道西藏为何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吗?你知道知识层次都很高的人却为什么热衷练这功那功,起早贪黑那没有练成仙吗?你知道《圣经》为啥对世界各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这些东西,如果去研究,就会有所发现。研究日月星辰,研究电脑软件,是研究;但研究上述这些东西,也是研究。但是,光凭记者走马观花的采访,是不够的。时代需要苦行僧!而我,决心做这个苦行僧,用十年八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亲身体验,搜集整理。等我满头花发回来时,你说,我找你们清华的校长,想在讲台上发个言,这个请求不过份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