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清楚河济平原在当时的地理结构了。应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河济平原”已经不能称之为河济平原了,因为济水都已经不存在了。不过这块土地的位置并不会有变化,只是不再被单独切割出来罢了。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变化掉的不仅仅是济水,也有河济平原的地理结构。如果我们观察河济平原的位置,就会发现它正处在泰沂山脉之侧。也就是说,泰沂山脉当初在这一区域还是会有一些断续的延伸,只不过海拔和密度都比较低罢了。而冲积平原的形成则是因为行于其间的河流,不断的将上游地区的泥沙带入,以淤平其中的低洼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到河济平原,相对高差已经很小了(对于河济平原乃至大部分的华北平原而言,那条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就是最大的功臣了)。但在先秦之时,那些低矮的丘陵还是随处可见的。假如我们仔细分析河济平原,甚至中原地区的先秦古地名,就会发现很多带“丘”,带“陵”的地名(“陵”最早指的也就是小山包,只不过帝王们大都喜欢在坟上堆个土包,久而久之“陵”反倒成了帝王墓的标签了),这都是表明这一地点的地貌,当时有些起伏的。
如果从高度上来说,这些海拔很低的起伏,对通行的影响障碍,也很难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问题是在土地尚未充分开发的年代,这些温度适宜,水源充分的土地,往往为灌木、森林所覆盖。因此通行于其中的道路,也是需要开辟和维护的。换句话说,齐军可以选择在道路通行于两个山包之间时,伏击魏军。而那些高低错落的树木,以及与道路形成高差的山丘,都是最好的掩护。因此马陵也好,桂陵也罢。除了位于魏军的行军路线上以外,地形有利于伏击,才是它们从整条路线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