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6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0-12-14 00:33:55

关于蓝田之战,究竟是楚胜还是秦胜,一直有些争议。鉴于秦国是最终的胜利者,并且还搞了个“焚书坑儒”的“壮举”,因此史书中很少见到秦军吃大败仗,即使是败了,伤亡的数字也是语焉不详。其实倒也怪不得秦人护短,哪怕是在现在,政治家们也还是这样做的。

实际上蓝田之战到底胜负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即使是楚国取得了战术胜利,在魏、韩两国抄了后路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撤了回来;而就算是秦军在蓝田南溃了楚军,“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秦军的损失也小不了(蓝田之战就是属于“语焉不详”类的,不象丹阳之战,大大方方的列出了杀敌八万的数字)。经过丹阳、蓝田两战之后,秦楚之间简单的因为休养生息也要停上一阵子了。不过可疑的是,秦国居然把刚吃进去的那块“汉中”之地给吐了出来,以向楚国示好。这让人感觉到,似乎是楚国取得了战略优势。不过根据当时的战略形势来看,大战之后的秦、楚实力天平,应当还是向秦国倾斜了。占据地理优势的秦国,即使是暂时不想与楚国正面为敌,也不需要“割地”以求和(楚国不会再有兵力和机会,攻入关中了),这其中一定有别的原因。

日期:2010-12-14 01:23:45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秦国的年表,就很容易找到秦国“割地求和”的真正原因了。因为在公元前311年,指挥丹阳、蓝田之战的秦惠文王死了。这位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虽然即位之时就杀了商鞅(当年商鞅曾经刑罚还是太子的惠文王),但它在位之时不仅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还南收巴蜀,将秦国的地缘实力扩张了一倍,成为了战国第一强国。虽然说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内部结构,并不会单单由于政权更迭而发生质变。但从微观的角度看,也是需要一点时间调整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