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3-20 20:34:14
在攻占平舆、寝丘两邑之后,李信大军并没有再按照正常的程序向东,或者向南扩大战果,而是向北返回中原腹地,去攻击曾经的陈国国都,后来的楚都“陈”(河南淮阳),以及之前位于魏、楚博弈区的“鄢陵”(河南鄢陵县)。这一点比较奇怪,因为不管这两个城邑之前的归属如何,它们在李信攻楚以前,都已经是秦地无疑。而让李信不得不回师中原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刚刚征服不久的土地发生的叛乱。正如我们前日所说的那样,秦国最近的兼并速度过快,根本没有时间来消化新征服的土地,尤其在韩都新郑、魏都大梁、楚都“陈”郢(楚国定都的地方,都要加个“郢”字)所围就的这个区域,更是潜伏着不稳定因素。作为一个国家曾经的地缘中心,无论是从旧贵族的角度,还是普通民众的心中,成为一个新国家的臣民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年(前226年),新郑所暴发的那次叛乱就是一例。而时隔一年以后,曾经的楚都“陈”也开始复国运动了。根据历史所留存的蛛丝马迹看,这次以楚人首的叛乱,很可能是由秦国曾经的国相“昌平君”所发起的。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位昌平君,是因为他楚国公子特殊身份。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为此感到奇怪,在人才流动极为频繁的战国,一个国家的精英人物为另一个国家服务是非常常见的。由于秦国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应对三晋,因此在南线缓和了和楚国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楚国的贵族有机会进入秦国上层(象那位在吕不韦投资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秦始皇的名义祖母“华阳夫人”就是楚人)。而秦国让昌平君驻于“陈”,也是希望利用他楚国贵族的身份,为秦国整合这些新征服的楚地。这种事情在现在的国际政治中也很常见,一旦一个国家征服另一个国家,被推到前面控制地方的,往往就是那些服务于征服国的,被征服国的精英人物。不过这一次,秦国显然失算了,作为战国诸雄中,与华夏地缘关系最为远的“楚人”显然有更强的独立倾向。这种倾向直到后来,以楚地的精英人物为主导,建立了“汉”帝国后才被完全消除。因此如果现在还有人对楚文化是否属于“华夏”体系尚存有疑虑的话,那么“汉”这个文化标签,无疑是由黄河、长江流域所共同造就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