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7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6-13 08:42:45

很多对客家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奇怪,既然石壁在客家形成的历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为什么最后的行政地位却如此之低(村、镇级)。即使在“客家四州”中,覆盖福建地区的“汀州”,其地缘中心也不是在石壁,以及它所属的“宁化”县,而是在现在的“长汀”县。其实这也很简单,因为源头和中心的地缘属性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就好像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区域,长江、黄河流域的地缘重心,却是在中下游地区一样。

就石壁盆地而言,以其本身所属的水系和地理条件而言,是没有太大扩张空间的。我们前面也说过了,在山体力度如此之大,土著文化存续时间如此之长的闽江流域,能够扩张到覆盖四县的程度,已是很不容易了。这很大程度得益于赣南这个人口储备库,在客家文化形成之初,能够通过石壁盆地这个武夷山脉的断口,源源不断的为之补充新鲜血液。

既然往闽江流域渗透没有太大发展,那么客家先民在人口饱和后,势必还要寻找下一个渗透方向。好在他们只要把视线稍微向南移一点,就会发现另一条体量不小,并且脱离闽江控制,独流入海的河流“汀江”。在闽西南这块,山体密度较低,下陷盆地形地形体量稍大的区域里,隶属汀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区域,基本上是一半一半。而这些“比较”适合聚居和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都已经被农业属性强烈,而又无法得到大块平原区的客家文化所覆盖了。其实观察赣、闽、粤交界处的核心核心区,我们会发现,这些区域都是些比上不足(与大体量平原区相比),比下有余(高密度山地区)的丘陵区。从整体上看,会给人以盆地相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下陷地区的腹地,还是形成很大体量的平原地区,但对于已经有技术在低缓丘陵上开发农业用地的华夏先民来说(如梯田技术的使用),已经有条件让他们依靠农业生产,在此繁衍生息了。只不过从单纯的生产力角度而言,这类地形的地理条件,一般也就是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而大片的平原地区,才有余力储备,去发展更多样性的文化,以及直接成为地缘政治的主要博弈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