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1 01:44:09
对于在荥阳胶着的楚、汉两军来说,战争已经陷入了痛苦的拉锯状态。总的来说,当项羽在的时候,汉军一方是处在守势,并经常被楚军攻破补给线,甚至破城;而当项羽回师收拾不断在后方袭扰的彭越时,汉军又能在局面上占据优势,并夺回一些失去的据点了。这些因楚汉拉据而被载入史书的城池、据点,包括荥阳、成皋、汜水、敖仓等。这些地名,我们在战国部分其实都已经解读过了。如果你一定希望了解这些点在哪里的话,可以回头翻阅那些曾经的内容和附图;如果不想那么麻烦,或者有一定印象的话,那么我们只需清楚,这些不光在楚汉战争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其实指向的都是一个战略通道,那就是洛阳盆地的东大门。也就是说,楚、汉两军主力,拉据了三年(公元205——203年)“楚汉第二战役”,对于汉军来说,就是一场“洛阳盆地保卫战”。
楚军之所以不能迅速打开洛阳盆地的东大门,除了汉军采取的保守的,据城以自守的防御战以外(除非项羽离开,否则不主动出击),也和彭越在楚军后方袭扰不无关系。不过即使没有这些因素,楚军也不可能很快结束战争,反而一定会被拖入久战的泥潭中。这个恶果,其实在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分封天下下,就已经种下了种子。放弃形胜天下的关中盆地称王,而眷恋故土——东楚,以及简单的认为,把一马平川的中原归属了自己,就能够“得中原者得天下”,注定了项羽终将以失败而告终。即使项羽能够很快结束荥阳之战,甚至进占整个洛阳盆地,汉军也能够再退守函谷关,并据地势更险峻的“崤函通道”节节抵抗。而要想攻破这道天险,楚军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成本,将会更大。反观楚军,一旦在军事实力上被汉国逆转的话,他们背后那一马平川的平原之地,就不知道要退到哪里才是个头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