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1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8-12 20:05:21

汉帝国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发生在汉武帝时期,而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将领,是两个著名的“外戚”:卫青、霍去病。不过由于这两人的功绩所在,倒没有人因此去怀疑他们能力了。至于他们和其他帝国将领,是如何完成这些史无前例的开拓工作的,将会是我们后面内容的重点。现在我们需要解读的,是汉帝国如何去完成秦帝国,在南线的未尽事业。

当一个人面临诸多问题时,解决的思路无非有两种,“先易后难”或者“先难后易”。相比匈奴的压力来说,百越之地无论从态度,还是实力上来说,对汉帝国的威胁都要小的多了。更为有利的一点是,这些以“越”文明的王国,潜意识里都对华夏文明有着很高的接受度,并且都在按照农耕政权的要求来改造自己。事实上,当高一级的文明与相对较低的文明,能够无障碍的沟通时,事情总是会朝着有利于高一级文明的方向发展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战略优势,或者说时间在某一方说法的来源。很显然,在汉帝国决定暂时不动南越国,而是与之在保证表面宗主权的前提下,进行平等沟通的那些年。双方在各方面所进行的那些交流、融合,客观上是有利于,汉帝国最终吞并南越国的。

最终在微观政治层面上,体现出这些融合效果的,是南越国的第四代君主“赵兴”,决心接受汉帝国的“建议”,成为帝国体系管理下的“内诸侯”。在这个个从决定背后,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这位南越国君的母亲,是来自于汉帝国。当然,尽管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历史的走向往往在于某个政治人物的一念之差。但实际上,这些其实都只能算是表面原因了。单从南越国王室,准备内附汉帝国这个决定来说,很显然与当时汉帝国已经对匈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有关。当你已经很清楚战略走向的时候,比较识时务的作法,就是在此之前表明态度,已取得一个相对较好的结果。从南越国以后有可能的政治地位来说,在异姓诸侯早已被消灭,同姓诸侯也已经名存实亡的汉帝国,取得一个半独立性质的“内诸侯”地位,其相对价值,并不会比当年南越国所获得的“外藩”地位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