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1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2-24 00:39:42

现在我们应该基本了解了,在中亚历史中经常出现的“粟特”和“花剌子模”两个地缘标签的范围了。至于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粟特地区,与大月氏人的渊源相信也比较清楚了。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象泽拉夫尚河流域这类水、热条件俱佳的绿洲,没有理由等到大月氏人来开发的。而我们之前也一直在说,大月氏人在到达此地之前,粟特地区应该已经有了成熟的定居族群。那么这些定居者,究竟是谁呢?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先对“定居者”这个概念做一个解读。将一个族群的经济基础,完全定位为一种生产方式之上,肯定是不妥的。在实际生活中,游牧者也会打猎;农耕者也可能会捕鱼;而渔者者也有可能同时饲养牲畜,用技术含量不高的方式,开发部分耕地。我们为这些族群冠以游牧、农耕、渔猎等名,主要是指向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以此来说,将古典匈奴人定位为游牧民族,华夏族定位为农耕民族并没有问题。然而具体到中亚绿洲的经营者来说,将之完全定义为“农耕民族”却有些不妥,因为这有可能让将之与华夏族这样,近乎纯粹的农耕民族划等号。而实际上,二者在文化、生产方式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则有二,一是环境上的,二是地缘位置上的。整体干旱的气候使得绿洲的边缘,总是存在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荒漠化草场(也包括临近的山地草场),为了利用这些宝贵的植被,小规模蓄养一些牲畜是很常见的事情。而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整体要比东亚农耕民族要高的多;另一个影响源在于这些绿洲农业区,通常者是东西方商路的一部分。这使得那些试图在绿洲定居的人,有相当一部分纯粹凭借商业交换所获得的利益,就能够成规模的生存下来(并在经济乃至政治层面占据主导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