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一个模块式的政治体,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化它的内部矛盾,然后各个击破。在罗安达站稳脚跟的葡萄牙人,最终也是这样做的。公元1665年,葡萄牙人终于通过战争,迫使曾经强大的刚果王国分裂,将自己的控制线延伸到了刚果河下游。土著人的“恩东戈”就此变成了葡萄牙人的“安哥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刚果王国这个政治体就此消亡了。退回刚果河北岸的刚果王国,实际直到柏林会议之后,才消失于地缘政治舞台的。
尽管在葡萄牙人之后,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相继尝试过对通过中非海岸线进行贸易,但在地缘政治层面都没有造成过重大影响。19世纪中叶,法国人在加蓬湾的登陆才是造成本地区地缘政治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登陆加蓬的湾的法国人,在加蓬湾建立了一座安置被解放黑奴的“自由城”,也就是今天的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从技术上看,这一时期已是奴隶贸易的尾声,以解放黑奴为名,政治介入非洲未开发(瓜分)地区,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正确。与英、美两国在“胡椒海岸”,建立“自由城”弗里敦(塞拉利昂首都)、利比里亚(自由之国),并取得相应利益一样,法国也人凭借“自由”之名,成功的在西非沿海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法国人到来之前,大部为热带雨林所覆盖的加蓬地区,基本还是处在部落时代(与胡椒海岸的情况类似)。洛佩斯角以南地区,名义上属于刚果政权的势力范围。然而一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刚果人的真正统治区,是在刚果河流域下游(北岸)。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将黑非洲作为海外扩张重心的决策,以及比利时在刚果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探索,对法国造成了强烈的刺激。为了避免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刚果流域为他人所取,法国人开始由加蓬地区向刚果河流域强势渗透,以图在刚果盆地争夺占中占得先机,与此同时,德国人也从喀麦隆东南,透过刚果河上游的桑加河,向刚果盆地渗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