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39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然而沙门思潮的崛起,并不意味着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失去了市场,更多是为印度人提供了多种选择。也可以说,正是在沙门思潮的倒逼之下,由祭司阶层垄断人神沟通权的“婆罗门教”信仰,才进化为人人可以通过偶像崇拜、修炼身心(比如瑜伽)的方式,达到梵我合一境界的印度教信仰。不过在后来的历史中,佛教等沙门学说在印度本土还是走向没落,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地缘因素,那就是无论这些流派如何倡导众生平等,但都无法解决印度各民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

一方面高种姓者出于保护自己种族特征或者地位的需要,总会更倾向于让种族隔离制度现实存在。南亚很多伊斯兰化的地区,内部依然有种姓文化残留就是一例;另一方面印度教中以族群、职业等为标签的阶级固化做法在现在看来,固然是一种落后的做法,但对于印度这样一个民族繁杂(并且还不停有新民族加入)的板块来说,却是稳定社会结构的一剂良方。最起码,由印度教-种姓固化的社会,不需要在每一次被征服后陷入内部混乱的状态。或者说那些外来民族的征服,不至于触发印度社会的内部矛盾,从而引发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当然,这其中又牵扯到一个技术问题,那就是如何为那些强势入侵民族,在种姓框架内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在孔雀王朝收复印度河平原之后,为遗留在此的波斯人、希腊人等民族集团,解决种姓问题成为了婆罗门教改革者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沙门思潮来说则不是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婆罗门教同样无法进化为能够通行全印度的“印度教”。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不改变四大种姓基础的情况下,以部族、职业等为标准,设定归类于三大种姓(不包括婆罗门)的“亚种姓”。以征服者身份进入印度的民族集团,通常被归类于刹帝利阶层。这样的设计,完美的解决了入侵者的身份问题,并且不至于动摇以婆罗门阶层为代表的印度教基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