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问题来了,以江淮丘陵的分布范围来说,寻找两条源头相近且分别淮河与长江的河流并非难事。为什么最终的战略节点落在了合肥身上呢?这是因为,除了源头相近、分水岭地势低平之外,东、南两条淝水还有一个地区内其它江、淮支流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与一个大湖相连。其中南淝水在向南流出合肥城之后,会先注入面积在中国天然淡水湖中排名第五的巢湖,然后再向东在与芜湖相对的长江西岸注入长江。
之所以要强调巢湖的天然身份,是因为在唐代以前,东淝水的西侧存在一个与之相连,且面积与巢湖相仿的巨大人工湖—芍陂。这个人工湖是公元6世纪初,由当时控制淮西的楚国所挖(主导工程的为楚国名相公孙敖)。楚国在这片低洼之地开构筑堤坝、打造人工湖,一方面是在雨季时蓄洪;另一方面则是在旱季为周边农田灌溉补水,其功能与现代水库无异。只是沧海桑田,这个曾经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工库,在唐代之后已逐渐被淤平。取而代之的是在东淝河下游河道基础上,扩张而成的“瓦埠湖”。
不仅仅在于蓄洪和灌溉,增加周边地区的农业和人口潜力之外,政治家和军事家还会关注到芍陂和巢湖的军事价值。在河道纵横的江淮地区,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更多系于水上而不是马背之上。三国时期,魏、吴两国曾多次将芍陂和巢湖作为战场。孙吴每每发动合肥之役,亦都是先凭借水上优势先攻入巢湖,然后再溯南淝水而上进攻合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