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用“三”字和“川”字形象的解构蒙古高原的地缘结构后,很多历史事件就已经清晰了。比如成吉思汗整合蒙古诸部崛起时,整个漠北就是依此结构分割为了三股势力。其中蒙古诸部居于东部;中部则为克烈部的领地;西部则是乃蛮部的控制区。对蒙古崛起的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相信对这些名称都不会感到陌生。
纵观从匈奴到蒙古的这段草原历史,我们还会发现,除了两个三分法之外,还有一个两分法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这片草原。本质上看,游牧只是一种生产方式,并不代表所有的游牧者都拥有共同和种族和民族背景。在成吉思汗横空出世之后,蒙古高原似乎已经在民族属性上做到了统一。但回看历史,这种统一并不能被视为最终结果。整个草原其实一直都有两大游牧集团在拉锯博弈。
语言可以帮助厘清这两大集团的区别。如果为生活在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东北平原等亚洲北部地区的游牧、渔猎民族做语言分类,都可以被归类为“阿尔泰语系”。这一语系下面又可分为:突厥、蒙古、通古斯三大语族。其中通古斯语系分布于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地区。就蒙古高原的情况来说,其东部属于蒙古语族的形成区域;而突厥语族覆盖高原中、西部则属于历史常态。在蒙古崛起之时与之竞争的克烈、乃蛮部,主体便属于突厥语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