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是古典经济学由盛转衰,庸俗经济学独立化时期。19世纪20~30年代,在英国经 济 学界展开了一场拥护或反对李嘉图学说的理论斗争。马尔萨斯、罗伯特·托伦斯、萨米尔· 贝利,抓住了李嘉图不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以及等量资本获得 等量利润的规律,力图推翻李嘉图的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而李嘉图学派的詹姆斯·穆 勒和麦克库洛赫则以浅薄的捏造用语及诡辩的手法来掩盖李嘉图体系的矛盾,前者炮制所谓 包括机器在内的蓄积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后者进而认为畜力和自然力能够劳动和创造价值 ,从而彻底背叛李嘉图关于人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而机器和自然力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其结 果是比反对者的一切攻击要严重得多地促成李嘉图体系的解体。从此以后,绝大多数西方经 济学家不再继续推进劳动价值论,拒绝以劳动为基础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 运作机理,而用形形色色的理论(如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均衡价格论)取代劳动价值理 论 ,并且把从生产中探求价值决定的理论统称为生产费用论。这样就便于他们在流通领域大做 文章,便于用工资来取代劳动,并以资本和资本家职能以及土地等各种费用作为生产费用的 补充因素。约翰·穆勒(西方经济学第一次大综合的完成者)则是以大混合的形式最终完成了 这一背离劳动价值论的演变过程。马歇尔(第二次大综合的完成者)则把价值语汇完全驱逐出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