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先着力发展商品市场,再逐渐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排斥广义价格的概念,不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商品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而利息率、工资、地价和地租都由国家制订和调整,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价格改革主要是围绕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的狭义价格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生产要素被确认应商品化和进入市场,广义价格及其改革被提出来并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由此,价格改革逐渐向要素市场推进。
(7)先实行单纯的“按劳分配”,再向“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推进。分配方面最初的改革主要围绕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完善按劳分配,健全体现劳动所得的工资奖金制度而展开。随后,要素参与分配的命题逐渐进入改革者的视野,于是由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发展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再发展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土地(使用权)等传统生产要素逐步纳入收入分配范畴,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也开始以“人力资本”方式转化为股份资本参与分配。由此,使居民收入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构成发生了新变化:作为劳动所得的工薪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其比重已有所下降;而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非工薪收入比重正在逐步上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