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齐聚长安,这是一次意义非比寻常的大朝会。长安作为大唐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的中心,不仅人口众多,繁华富庶,而且已经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来自四方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刚刚到达长安,就被这座城市的气势震慑得目瞪口呆。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宏博的城市。
李世民则在承天门接待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承天门是太极宫的正门,位于太极宫南墙正中,正对朱雀门、朱雀大街,门上有高大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广三百步的宫廷广场。这里是唐朝举行举行外朝大典的地方,如元旦、冬至,设宴陈乐都在此处进行。
就在这次朝拜中,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慑于大唐天威,一齐上书,“咸请上(指李世民)尊号为天可汗”,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可汗”称号的来历。李世民笑道:“我为大唐天子,难道又为可汗之事吗?”但此后,他赐给西北各部落酋长的玺书都用“天可汗”的称号,由此可见他其实对“天可汗”的称号相当自得。
作为“天可汗”时代,唐朝在军事和外交上有他的一套。突厥是唐朝最大的边患,作为同时存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遭到毁灭,建立单级世界就变得容易多了。但是唐朝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刚刚平定突厥,贞观八年,一个注定要让唐朝的下半辈子不得安宁的国家开始走向崛起。那就是吐蕃。松赞干布成为了吐蕃的赞普之后,精于扩张,很快就狠狠打击了位于今天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击败吐谷浑后的松赞干布志得意满,乘着国势向唐朝请求和亲。(汉朝的和亲是中国的屈辱,而在唐朝和亲却往往作为一种对周围属国的赏赐和荣耀,唐朝政府常常用拒绝和亲来对属国表示不满和惩罚。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唐朝的和亲有点类似今天向外国赠送大熊猫。)唐太宗和吐蕃来往不多,显然还没亲密到能攀亲的程度,于是非常顺理成章地拒绝了。这下松赞干布不干了。老子是什么人?吐蕃有史以来最猛的赞普哇!向你求婚是给你面子,你还给脸不要脸?吐蕃立刻发兵,击败唐军边防军,进围松州,放话说不许和亲就打。吐蕃的声势不能说不吓人,可是……谁让他碰到的是唐太宗呢?唐太宗不是那种在边境上放几门大炮就能让你霸占一个女人的软弱统治者。于是唐朝的另一个著名将领候君集奉命带兵修理骄横的吐蕃人。候君集通过夜袭击败了吐蕃军,斩首千余。吐蕃军退兵后,松赞干布做了颉利可汗也做过的事:派使者谢罪求和。但是他没有放弃和亲的请求。可能是被他的执着感动,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