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伯牛和颜渊的悖论到底有正解没有呢?或者说:如果伯牛和颜渊在活着的时候用尽浑身解术来积德行善,按照“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他们会不会不再“由命不由人”,而是由人来改命呢?
改命?!
很多人一听“改命”这两个字,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不错,《了凡四训》。该书的作者明朝人袁了凡曾经一生都被一位算卦高人批得准准确确,读几年书,拿多少工资,大事小事没有一件不准的,所以袁了凡越活越没有积极性了,直到有一次他在南京栖霞山遇到了云谷禅师。
——瞧这名号,栖霞山云谷禅师,一看就知道是高人,如果是保定肉联厂朱二贵,就算水平比云谷禅师更高,大家也不容易信他。
云谷禅师对袁了凡说:命是可以自己改的。他有一段话是:“《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这是说《易经》是帮人趋吉避凶的,如果命运真是严丝合缝卡死的,你就算靠算卦知道了买哪个号码的彩票可以中大奖,如果你命里没这个奖你也得不着;你算出来明天会丢一百块钱,到了明天你再怎么小心也照样得丢,如果真是这样,《易经》还怎么帮人趋吉避凶呢?所以《周易》开篇没多久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周易》的第一原则,你难道还不相信吗?
其实云谷禅师没分清《易经》和《易传》,但无论如何,照袁了凡的说法,他后来真就开始使劲地积德行善了,还真把命运给改变了。
这样看来,伯牛和颜渊当初积的德、行的善还不够,如果他们早知道学习袁了凡,说不定都能长命百岁呢。
其实这道理还是王阳明说得实在,他在《悟真录》里有一则“谕俗四条”,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说一个人多做好事,不但亲戚朋友喜欢他,街坊邻居也会喜欢他,连鬼神都会喜欢他,而一个人要是尽做坏事,不但亲戚朋友讨厌他,街坊邻居也会讨厌他,连鬼神都会讨厌他,这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别看王阳明平时尽说一些玄而又玄的深刻哲理,可这番话却实在得很,说《周易》里这句名言没有那么玄,说的其实就是老百姓身边的生活小体会。
你是信袁了凡的,还是信王阳明的,都由你自己。
关于这句名言,最后再说一个读音问题。我前边讲过,“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话都是押韵的。细心的人应该注意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唯独这句话押不上韵,从结构上看很不合理。嗯,这是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可能性最高的答案是:“庆”字在当时是和“光”、“常”、“殃”它们押一个韵的,只是后来读音变了。
这个疑问宋朝人就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音韵的学问是从南朝沈约创建了四声开始搞起来的,后来随着佛教的流传(主要是因为音译梵文的咒语,想想郭靖背的那个《九阴真经》),这门学问越来越精深,可考察古代的押韵,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
沈括举的例子就有坤卦里的这几句话,大家仔细看这里的“庆”字:
例句一:西南得朋,乃以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例句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沈括只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没答案,我就更没有答案了。
读音问题看上去是个很小很小的问题,不过它也是一种了解《周易》的可用线索,前边讲过的对乾坤两卦“用九”和“用六”两个爻辞的怀疑就部分地因为这两个爻辞跟其他爻辞不押韵,这就让人猜了:可能原本《易经》并没有这两句爻辞,这是后人出于某种目的给加上去的。
我们接着看《文言》下一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这句话暴露了春秋战国时代混乱的政治生活,有臣下杀掉君主的,有儿子杀死老爸的,简直乱到家了。孔子当年对这种状况深表忧虑,所以一再主张恢复周朝初年的礼制,让各阶层的人各安其位,“正名”也是这个目的,你既然是臣下,那你就做臣下该做的事,如果你僭越君权了,我就会质问一声:“这些事是你该做的吗?”如果“名”真的都能“正”了,社会也就安定下来了。孔子当年还没有太多的历史可以参考,我们就可以透过两千多年的史料得出结论:大到治国,小到管理一家公司,如果要搞什么“德治”,要靠管理者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靠他们自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谁不知道修桥补路是行善,杀人放火是作孽啊,这还用全国上下掀起多大的学习热潮啊?学归学,做归做,如果利益巨大,监督巨松,惩罚巨轻,这就是赤裸裸地鼓励大家去杀人放火谋私利呢。我们读读《左传》,会看到那年头满是“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勾当,难道这些“臣”和“子”就不知道自己是在为非作歹么?那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啊!
不过大家也别把以往的时代想得过于恐怖了,牟宗三当年讲解《周易》,谈“卦之德方以知”的时候,说过:“权力斗争的时候也要有相当的限制呀。以前的大皇帝政治斗争起来谁也不让谁,但它有一定范围。李世民争皇位的时候把他的兄弟都杀掉了,但与老百姓没有关系呀。他只与跟他有政治冲突的那几个人有关系,跟其他人没有关系,跟儒、释、道三教也没有关系呀!他杀他的兄弟,那是争皇位。现在政治斗争牵连很多……”牟老师这话虽然过于乐观了些,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适用于春秋时代的,越到后来,就越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情了。顺便一提,“卦之德方以知”,“知”字通“智”,晚明时期有著名的“四公子”,其中一人姓方,名字就叫方以智,正是脱胎于此。
再看《文言》,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这种重大悲剧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故”,正是坤卦初六爻“履霜,坚冰至”的道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应的,如果真要解决这种问题,最好别等到冰冻三尺的时候,而是一看到地面上刚刚结霜就早做准备。这种见微知著的能力并不见得就是什么特异功能,或者是靠算卦算出来——你如果走路踩着霜就知道将来会冰冻三尺,那你为什么就没可能预知几十年后的社会发展呢?
这可不是耸人听闻,具备这手本领的不乏其人,别说中国人行,外国人也行。F.A. Hayek早就做到了,虽然他从来没研究过《周易》。
很多人都读过F.A. Hayek的The Road to Serfdom,其实还有人就这本书编过一个漫画版,把作者的高超预见明确地分成了十八个步骤,简单明了。我们可以把第一个步骤看作是“履霜”,然后根据已知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推知以后的情况。我这里就只引步骤,不放漫画了——
1-War forces "national planning"
To permit total mobilization of your country`s economy, you gladly surrender many freedoms. You know regimentation was forced by your country`s enemies.
2-Many want "planning" to stay ...
Arguments for a "peace production board" are heard before the war ends. Wartime "planners" who want to stay in power, encourage the idea.
3-The "Planners promise Utopias ....
A rosy plan for farmers goes well in rural areas, a plan for industrial workers is popular in cities -- and so on. Many new "planners" are elected to office ...
4-but they can`t agree on ONE Utopia
With peace, a new legislature meets; but "win the war" unity is gone. The "planners" nearly come to blows. Each has his own pet plan, won`t budge.
5-And citizens can`t agree either ....
When the "planners" finally patch up a temporary plan months later, citizens in turn disagree. What the farmer likes, the factory worker doesn`t like.
6-"Planners" hate to force agreement ...
Most "national planners" are well-meaning idealists, balk at any use of force. They hope for some miracle of public agreement as to their patchwork plan.
7-They try to "sell" the plan to all ...
In an unsuccessful effort to educate people to uniform views, "planners" establish a giant propaganda machine -- which coming dictator will find handy.
8-The gullible do find agre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