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讲回报应这章,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意思是人天生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习性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有人说,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我觉得并不是,荀子和孟子的主张没有孰优孰劣,因为人性的善恶是相对的(这个我之前帖子里也详细解释过),从玄学角度讲,一个人天生有善有恶,比如就有命途多舛、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却依然坚持多年资助别人的人(大家新闻都见过),也有天生打爹骂娘的不孝之子,俗称“养不活的白眼狼”。然而,客观地讲,人的天性是更容易记住别人的不好(所以好多人有善报或者被报恩了他自个是不知道的),比如多年的朋友因为一件事反目成仇(借钱还钱啦什么的对吧,大家都懂),普通人就是这样。
《道德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里的刍狗说的是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牲畜),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通俗点解释,就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那么如果一个人,能够公平客观地看待世间万物,在他眼中人、动物、植物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人就是圣人了,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普通人。比如孔子,弟子三千,无论贫富贵贱、资质高低,他都一视同仁,同样教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