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0-11-23 10:35:35

(一百三十八)两小儿辩日(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九集

上文说到针对沈一石家产被转卖徽商这事儿,胡宗宪的最优解其实是小杖受大杖走加将功折罪再加破财免灾,一套三连打完,寄希望于道长大人有大量、法外开恩,放胡宗宪平安着陆、急流勇退。实际上这套三连是楼主开了上帝视角,站在旁观者角度给出的最优解,属于事后诸葛亮的行为,并不是当局者胡宗宪站在第一人称视角能做出的应激反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种设定在剧情里屡见不鲜,比如高翰文同志抄家之后,只能想出让胡总督给上面反映情况这种烂招,没有旁观者胡宗宪的指点,打死他也想不到去主动找锦衣卫老哥投案自首。再比如当局者郑、何这俩活宝,连远在淳安的海老爷都知道五天后这俩货就废了,结果没有旁观者提醒,这俩货直到进了织造局的门看见赵贞吉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就算是同一款射击游戏,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的画面也是天差地别,很多人用第一人称视角感觉都是天旋地转的,下面的剧情讲述了第一人称视角下,当局者胡宗宪是如何应对此事的。

胡宗宪与赵贞吉是二十年的知交,两个人的行为模式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隐瞒关键信息这点上。为了向赵贞吉证明自己确实不知道徽商的事,胡宗宪透露了自己7天前在北京的信息,可是在北京见了谁、说了啥、做了什么胡总督可是只字未提、讳莫如深。为了向胡宗宪说明徽商的情况,赵贞吉透露了幕后黑手是织造局的信息,但杨金水说自己事先请示过吕芳这个关键信息却被赵贞吉故意隐瞒了下来。前面分析过,徽商的事儿不是杨金水自下而上请示的,而是道长自上而下布置的,但杨金水说事先请示过吕芳这个信息对判断当前的局势依旧是至关重要。事先请示过吕芳,说明司礼监甚至道长对徽商一事的态度,至少是默许、不反对的,而杨金水这句话其实就是暗示赵贞吉,北京方面对胡宗宪的态度开始转变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