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来了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对母亲的事先隐瞒也不反感,他明白母亲的意思。他跟母亲也是一个意思,只要叶家同意这门亲事,他也会同意。
“忠孝,先让你两位妹妹进庄子去,有什么话,等安置好歇下来再说不迟。”
忠孝是顾旭的字。
母亲发话了,顾旭这才意识到有些失礼。于是立即勒了马缰靠在路边,让马车先过去。
见一向稳重又得母亲喜欢的长兄出了丑,顾旻有些幸灾乐祸。俏皮冲兄长眨了眨眼睛后,顾旻这才撂下车帘,然后就手捧着脸盯着叶榕看,故意说:
“我大哥好笨哦,让榕姐姐笑话了。”
前世,叶榕与顾家一家都相处和睦,待小姑也像是待亲妹一样。顾家三房共四位爷,除了很多年后三房又添了一位姑娘外,很长一段时间,顾旻都是国公府三房里同辈中唯一的女孩子。顾旻很得宠,性子自然也骄纵些,有时候说话会有些越矩,但叶榕全然不在乎。
尤其想到前世后来她过得凄惨,她更是于心不忍,所以再面对她,本能就带着包容跟宠溺。
“你这样说你大哥,小心叫伯娘听见,回头罚你。”
顾旻讪讪的,倒真有些吓着了。
虽然娘平时很疼她,但眼下是特殊时期。来前娘也耳提面命特意叮嘱过她,要给大哥说媳妇呢,让她一定要在叶家大姑娘面前说大哥好话。
娘交代要说好话的,她怎么能说大哥笨呢?
反应过来,顾旻立即说:“榕姐姐,我说错话了,我大哥不笨的。大哥很厉害,十二岁就被我爹扔到军营里吃苦历练去了。但大哥不觉得苦,他完全不靠家里只靠自己,他现在的功名,都是自己挣来的,半分没靠家里。”
“真的,我大哥就是这么好。”
顾旻花式夸自己大哥,半点不害臊,就差说“你嫁给我大哥一定会幸福”这样的话了。
这时候的顾旻才九岁,叶榕只拿她当孩子看。不论她说什么,叶榕都笑着,等她说完了,叶榕才道:“你别怕,我不会在顾伯娘跟前打小报告的。”
顾旻更急了:“我大哥是真的很好,榕姐姐你……”
“你看那边。”叶榕并不想继续听任何有关顾旭的事,无奈这丫头急于替她哥说好话,她只能无情打断她了。
好在她也单纯,被叶榕打个岔,她就全然忘了她哥,只开心欣赏起庄子里的美景来。
“这里有鱼塘,榕姐姐,我们一会儿去钓鱼吧。”
叶榕跟顾旻约好了吃完饭睡了晌午觉再去钓鱼,但吃了饭后,叶榕一直在等哥哥,没心情午休。她知道母亲已经派人去书院给哥哥递消息了,下了课,哥哥就会来。
她不知道哥哥什么时候下课,就怕错过,所以一直等着。
见女儿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刑氏正好问她:“跟那顾家大爷照过面了?”
叶榕就知道,躲过顾旻,也躲不过她娘去。所幸叶榕早有准备,反正不管她娘怎么问,她只要坚持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就行。
能糊弄就糊弄,等她寻个机会私下找顾旭说清楚就行。
顾旭这个人,她算是了解的,不会强人所难。再说,前世一起过了十多年,他心中都没能完全装得下自己,何况眼下才开始相看而已。
顾旭对她没什么所谓,若是知道她不愿结成这门亲事,定会想法子终止。至于他怎么劝说他母亲,就跟她无关了。他一个男人,能想的法子总比自己多。
之后,他跟叶桃再怎么纠缠,也不关她的事。他若是真有那个本事跟魄力力排众难求娶得叶桃,她倒是敬他是条汉子。
“也不着急,咱们慢慢相看。”刑氏虽想促成这门亲事,但上赶着不是买卖,这定亲前,她势必要矜持住的。否则的话,将来女儿嫁去了,也是叫人家轻看一眼。
“顾大夫人倒是不错的,对你也十分有心,依娘看,她倒是真喜欢你。”
叶榕就舔着脸玩笑说:“女儿被娘教养得这么好,满京城里,哪家夫人不喜欢女儿?”顺便拍了马屁哄了她娘高兴后,叶榕又说,“只是,成亲后毕竟是两个人过日子的,与婆母之间的相处固然重要,但夫妻相处更重要。娘,若是顾大爷瞧不上我,我也不愿上赶着。”
刑氏忽然想到自己,当年她跟世子爷就是盲婚哑嫁。嫁了来才知道,日子有多不痛快。
疼女儿自然就不愿女儿过自己这种日子,但刑氏莫名相信这个顾家大郎,总觉得他很是不错。若真错过了这门亲事,她会遗憾。
虽说女儿好,但显然目前为止,顾家是她们所能攀附的最好的亲事,且难得顾大夫人如此不错。
除了希望女儿好外,她也是有别的私心的。萧儿不争气,日后若有顾家这门姻亲在,凡事也能多有照拂,不至于将来爵位真被贱人之子夺走。
想起儿子,刑氏就有些提不上神。又不想女儿看出自己的失落,只能打发女儿走。
“顾大姑娘午休去了,你也去吧,不是约好了一起钓鱼吗?也赶了一上午车,你也好好休息休息。娘不需要你陪着,去吧。”
叶榕不肯:“有些日子没见哥哥了,女儿也想趁这个机会见一见。”
知道她娘的心结是什么,其实她娘的心结也是她的心结,都担心哥哥的前程。面对母亲,叶榕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明年又是下场考科举的日子,女儿相信,这次哥哥会高中的。”
刑氏倒没那么乐观:“希望吧。”
读书这种事儿,靠的是日积月累,一旦心散了、那口气松懈了,就很难了。儿子虽然早早便中了秀才,但已经连着两次考举不中。
有句话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前两次一次比一次差,谁又知道明年会怎样?
像他们这种世家子弟,倒也可以蒙祖荫,但吃老本的能有什么出息?能吃一代,能吃世世代代吗?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勋爵府第,不争气,也就只有没落一条路可走。
要么从小扔军营里历练走武官出路,要么,就考科举,将来走仕途。儿子从小聪慧爱读书,她觉得走仕途文雅,总比成日舞刀弄枪要好,所以,武学这块,儿子是不行的。
如今萧儿已弱冠之年,再开始习武,显然来不及了。
这就有些进退两难,她不着急才怪。
“夫人,大公子来请安了。”一个丫鬟进来汇报。
“这么快。”刑氏嘴里念叨一句后,立即让叫进来。
没一会儿,叶萧就大剌剌走了进来。外头再怎么混,母亲跟前总是恭恭敬敬的。
叶萧一身院服没来得及脱,显然是得了消息就趁着午休的时间立即赶过来的,身上还带着些风尘。
“儿子见过母亲。”叶萧规规矩矩抱手弯腰行一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