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年前,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了一个至今仍有许多争议的理论:恐怖谷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当机器人变得和人类相似时,人类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会随着后者的“拟人度”先缓慢上升,在90%拟人度以上却突然出现好感度极速下降到厌恶,然后又随着拟人度的进一步提升又急速上升,他把这个好感度曲线上的“深v”称之为恐怖谷。
当然,要想实现最后好感度急速上升,变得和真人得到的好感度一样,需要这个机器人极为传神的确做到真假难辨才可以。而这无疑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机器人以及类人虚拟形象,产生了一种名叫“恐怖谷陷阱”的现象:机器人或者虚拟形象和人类只有八成像能够获得人们的好感,但当技术进步使其变得九成像时反而会遭受强烈反感。
虽然还有不少专家学者质疑这个理论,然而现实当中一些事实却证实着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而对于恐怖谷现象的解释这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机器人越像人好感越强,但同时其不像人的部分也会被放大就像是光洁白绸上的一点墨迹一样,惹人厌烦。而这一切似乎是源自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根植于人类社会当中,并不以地理、人种、文化分隔而改变。做为社会动物,人类进化出了发达的认脸能力,能够仅仅凭借目标图像上的一些眉眼五官的要素成功识别一个人,而不需要像其他大多数动物一样通过气味来分辨。人类的这种“脑补”能力有时候太过好用,也会顺便于把一些形似人脸、人形这两种图案动作人脸和人形。比如说早期原始人的壁画、古代象形文字,以及如今网络时代的(^_^)、orz、ogc之类表情符号,都能被轻很易接受并脑补理解为对应的“画面”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规则对称、更像人类的外形会让人们的脑补活动更加舒适,自然也就对其产生了好感与亲切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