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九年末,陈王府参军田同秀奏报李隆基,玄元皇帝(太上老君)降见于丹凤门,告赐灵符。李隆基依言索之,果于函谷关寻得灵符,上书“天宝千载”四字,遂称上天恩德,在大灵坊建玄元庙安置灵符。
值此时,右相李林甫率君臣上奏:“函谷宝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
李隆基大悦,从之,次年改元天宝。
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随着年号的变更,大唐悄然迈进了最繁盛的全盛事情。
天宝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也在一阵赞美声中隆重登场。
天宝元年,元月元日,曙色才分。
“咚!咚!咚!”
几声重响,大明宫的钟声随风而散,响彻长安。丹凤门外,朝中百官,各地诸使,万国节臣,纷纷鱼贯而入。
入了丹凤门,迎面便是大朝的主殿-含元殿。
含元殿倚龙首原而建,大殿之基凌地近五丈,中间以三条长近百米,宽近五米的龙尾道相连。含元殿两侧分峙翔鸾、栖凤二阁,与含元殿相互呼应起伏,气势壮阔,如日之升,宛在霄汉。
在含元殿下,左右两侧,文东武西地分列着文武百官,手持勿板,整齐地站立。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
“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
唐诗中,李瑁不止一次地读到大唐诗人们对于元日朝会的描述,心中早有所想,但当他真正身列其中时,他才感觉到那份属于大唐人的骄傲与辉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