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风波算是过去之后,吴斌又面临了第二波冲击,那就是大量的师生谈话以及来自国外大牛的交流文件。
没办法,《nature》作为科学界三大顶刊之一影响力实在太大,要知道就算是在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时《nature》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成为重要的砝码之一。
同时能在上面发文章也是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实力的重要依据。
作为毙稿率高达90%的科学期刊,《nature》的逼格自然是很高的,一般有能力能在《nature》上发文章的要么是世界顶级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要么是世界顶级团队的科研成果,要么两者兼具。
而像吴斌这种单兵作战,而且年龄上还明显是学术界“新兵蛋子”的奇葩自然是引起了各种大佬的关注,纷纷投来邮件想要和这位华国硕士生好好交流交流感情。
在国际上都有如此影响力的《nature》在国内的影响力自然也不用多说,在科研圈有这么一条默认的规则,一个学者只要能在《nature》发表一篇一作论文,那他就可以在国内任何大学找到教职。
如果能发表两篇,那就能稳入“青年千人计划”或者在211、985等大学获得正教授职位。
例如我国生物学领军人物施一公先生,他第一次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是在1999年,当时学术圈的人就认定他会成为国内生物学界的扛把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