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之内, 破题者为胜,若多人破题,则由颍川先生几位点评决定。”
规则很简单赵旭说完后,便有人将香炉点燃,放置于题目旁边,场中五人也开始各自思索。
“这题目好生奇怪。”
“是啊, 也不知道颍川先生是什么意思?”旁边观看的人议论纷纷。
很大一部分第一时间都没有看懂, 觉得这个题目诗不像诗, 对联不像对联,对于破题更是毫无头绪。
少数一些看懂的都保持沉默, 想着自己能不能在一炷香之内破题。
回文诗普通写写并不难,将常用的字词拼凑起来便有了,只是读起来难免会有些生硬,难登大雅之堂。
像题目这首一句一景生动传神是极为难得的, 基本不可能在一炷香之内写出来, 所以颍川先生出这种刁钻的题目究竟是什么意思?
江宁知府的儿子刘修与几个朋友靠着二楼栏杆坐着, 几人也尝试着将景物拼凑起来写回文诗。
但很快他们发现落座后刘修就没有说过话, 反而魂不守舍盯着三楼包厢看。
喻年顺着刘修的视线向三楼看去, 但碍于珠帘阻挡只能隐约看到各个包厢内的人影, 收回目光,他转头拍了拍刘修的肩膀,疑惑道:“看什么呢,问你话怎么也不答”
刘修收回目光,对喻年的问话只是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 他很确定刚才没有眼花,上三楼包厢的那位肯定是皇上,身后跟着的应该是太子和大阿哥,还有随驾的大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