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50+1政策由来已久。
最早提出的目的是保护俱乐部的财政健康,因为这项政策规定了外来资本拥有股权不能达到半数(这样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大股东),结果是只有俱乐部本身的主体公司才能在运营中起到主导作用,根据会员制的原则,会员们才决定着俱乐部的真正生死。
这样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防止俱乐部遭遇不良资产的入侵或者受过多的债务拖累,实现构想的财政健康状况。
但也因为这种政策,很多投资不愿意进入德甲市场,他们不想当冤大头——花了钱,还管不了事。
随着国际足坛形势的发展,很多德国人已经开始考虑,这个政策是否该改变甚至废除。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给予了俱乐部的管理主体太大的舒适区。
就像慕尼黑1860降级地区联赛的狗血情节一样。
他们曾经因为债务危机,即将强行降级,球队的小股东愿意慷慨解囊补齐德乙参赛费用,然而管理层竟然没批?!
最终这支曾经辉煌一时的球队只能在业余联赛混迹。
除此之外,德甲不少俱乐部的高层在50+1的利益保护下越发不思进取、混吃等死,就像多特、不来梅经历巅峰后成绩的下滑,还有不少中上游球队频繁的卖血,这些保守带来的负面效应几乎在影响着每个俱乐部的高管。
不过50+1政策也有例外,一些控股时间超过30年的企业,包括拜耳(勒沃库森)、大众(狼堡),以及为霍芬海姆俱乐部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霍普,他们就跨越了这个政策的限制,最终曾为了球队的真正主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