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闲谋反起兵杀往京都的消息,传回来的当夜,安老爷子便动身,在垂暮之年再次披上铠甲,携带亲卫火速出了京城,带领驻扎在京都周边的军队,去阻挡几个月却还是视若珍宝的后人。<-》
而辅国堂万千学子,自发结伴相邀,誓以身体阻挡赵闲的铁蹄,浩浩荡荡往武昌方向进发。
可惜,这也不只是王朝陨落前的回光返照罢了,多年苦苦支撑的大梁,就如同被掏空的树心的大树,外表雄壮而威武,可当其真的被刀斧加身,多年积压形成的连锁反应便会瞬间将它自身摧毁。
一个王朝的根本是民心,是在臣子前的威信,而建始大帝的那份血诏,明显将这大梁仅剩的两样东西抛弃了。
安老爷子亲言目睹建始大帝的血诏时,并无言语,只是整个人都苍老的许多。安家时代忠良,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换不到,这皇家护之何益?
联想到四个儿子蹊跷的死因,安老爷子对赵闲的做法无话可说,可他终究不愿对旧主抬起屠刀,没有任何安排,只是独自一人回了祖籍。
余下的安家死忠,没了安国公这个领头人,岂能自作主张与安家少主为敌,加上那份设计杀害自己臣子的血诏却是寒了大梁武将的心,两只军队只不过叫了几次阵后,就握手言和将剑尖指向京都。
事情顺风顺水,可是以自己为诱饵骗得建始帝写下血诏,即将达到自己目的赵闲并不是很高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