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祭如在”即非真在,只是祭祀者在心中认为祭祀的对象存在;“祭神如神在”,神未必真在,只是主祭之“我”认为神存在.既然这祭祀对象的存在只是一种“我认为”的存在,那它就不必是一种真正的存在,而是“我”使之存在。在这里,祭祀对象的存在与否依赖于“我”的认可。或者说,祭祀对象存在与否已不重要,一个“如”字已把祭祀的对象,把作为祭祀对象的“神”的真实性悬置起来。这就说明,主祭的“我”并不需要确认“我”所祭祀的对象是否存在,“我”需要的只是这样一种行为,一种仪式,一种过程,一种体验。本质上,“我”在祭祀时并不是真的在对神发出追问,提出请求,渴望帮助,因为“神”只是“如在”。那么在祭祀的实存状态中,“神”是不出场的,在场的只有“我”,祭祀的“我”,能感受到“我”的祭祀的也只有“我”。在这样的情境中,祭祀的活动实际是“我”一个人的表演,而祭祀的对象、享祭的“神”只是“我”祭祀的一个背景,“我”祭祀的实质是对自我提出自我的问题,希望自我能回答自我的问题,外在的祭祀对象,外在的神灵,只是“我”思考和追问时所需要的一个媒介、一个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能发现真实自我的根本问题,提出“我”作为生命存在的本质需求;在这样的情境中,“我”才能听到自我真正的心声,才能回答自我生命所遭遇的问题。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我”能够和真正的自我相遇,“我”能够真正的了解“我”的本然面目和本然需求。所以这是一个绝对的自我的事情,是“我”通过“神”,通过“祭祀”这样一种仪轨而与自我的心灵相通、交流,使本然自我在那种似乎神秘的情境中呈现在“我”的面前,这一过程只能由“我”来进行,他人无法代替,故孔子说:“我不与祭,如不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