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82

热门小说推荐

,就是太子都眼睛发亮。他虽然身子不好,总是生病,可想想他在历史上干的事儿,在东宫学突厥人打仗?呵呵,可见他骨子里是啥爱好。别以为这是黑历史啊,当时被人骂,成了污点,那是文官嘴皮子骂人的结果而已,好歹他家老爹当年也曾冲锋陷阵,征战天下的,虽然学的对象不怎么的,可从根子上说,喜欢打仗是类父也是可以的。

“若是这样……阿玉,这掷壶,套圈,是为了练习准头?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怎么不直接去打猎?骑马射箭的,不是更好?”

“问题是,这样武将家的孩子优势太明显了,让文官的孩子直接看戏吗?还有那几个小的,年龄差,体质差,都在这儿摆着呢。我这也是中庸。”

“合着这中庸其实是偏心文人的时候用的?好歹咱们是亲戚,你怎么不知道中庸到咱们这儿来?”

所以说老程家的小子讨人厌呢,你这话说的是地图炮知道吗?明明已经是偷听了,你怎么就不能老实点?看看,这样一来,你让阿玉怎么面对这一双双质疑的眼睛?还有,什么时候都能当老好人,这涉及到文武之争的时候,这墙头草是好当的?一个不好,众叛亲离就在眼前啊、好在阿玉的脑子够快:

“怎么没有?上次你功课没做完,差点被打板子的时候,是谁帮你求情,说你字写得铁画银钩,气象狰狞的?若不是我说的这么中庸,你以为,你那屁股能保住了?”

将文武的问题扯到个人身上,不但是避开了有可能出现的危机,趁机还歪楼了一把,用程处默糗事换来一片大笑。

“我说呢,上次拿着一张纸,在我面前晃了三圈,原来……程处默,你当时该不是想听我夸你字好吧?”

“哈哈哈,这确实挺中庸的……哈哈,狗爬一样的字,气象狰狞?折中调和到这份上,阿玉,你可以啊。”

“不管怎么说,让程伯伯消气,让处默屁股免于一难,阿玉,你这本事不错,下次我有事儿你别忘了也伸把手啊。”

“成了成了,闲话少说,阿玉啊,还是老规矩,三日后怎么样?”

“对了,这次找谁当裁判?你这要算积分,是不是还要找人做记录?”

“记不记录的,我说,到时候第一名我肯定有希望,我底子好,准头好。”

“我记得你习惯用马槊吧,不记得你拉弓练箭啊,我看,这次我更有希望。”

“你不懂了吧,手稳才能更准……”

不管怎么说吧,这套圈什么的,成为下一次的比赛项目这个问题是过了。一帮子孩子们也没闹出什么隔阂来,就是太子也依然和他关系不错……阿玉送这些闹腾小子出门后终于松了口气。纨绔社交什么的,就他这身份,能玩到这份上,真心累人。

不过回想一下宫里的事儿……阿玉忍不住又咧开嘴笑了:皇帝姑父,呵呵,当时李世民那脸上的表情,实在是太有趣了。

想着想着,阿玉呵呵的笑出了声音,听得门口刚准备进来喊他吃饭的奶娘,差点一个跟斗摔地上。

“郎君,你这是……”

“啊,没事儿,对了奶娘,庄子里的收成都收上来了?今年怎么样?可好?……”

“好,怎么不好,庄子上的那些家伙开始还不信,如今,一个个的恨不得把郎君供起来,你说的那几个法子,可是让咱们地里的粮食足足多了一成呢。”

即使未成年,作为家主,阿玉事儿还是很多的,怎么在有限的基础上,不断的用不引人瞩目的法子提升自己的收入,这绝对是阿玉需要长期坚持的大项目。

第61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8

不知道是个例, 还是整个单位都是这样,反正吧,阿玉每次穿越, 解决经济问题, 总是最初阶段的大问题。看看他现在, 虽然身在仕宦之家, 可毕竟和嫡支血缘淡了,老爹这一支有代代单传,早丧占多,如此一来这家业可想而知有多简陋。

城外那个五百亩的小庄子虽然听着不少,可结合一下这个年代的收益率,大唐初年的天灾人祸, 最后能到阿玉手里的, 估计和当初在北宋, 老秦家那一百亩地的出息也没差了。

可当初那一家几口人?如今他要养几口人?当初他是什么消费水平,生活档次?如今是什么身份, 要参与那个阶层消费?这根本就不能比啊, 混在皇亲国戚里头,太过吝啬可不是啥聪明做法, 所以开源就成了必然。

作为事先知道要穿越,并且穿越过无数次的阿玉, 你说他不懂穿越必备的玻璃,水泥,香皂这些发家秘籍, 那是不可能的,就​‌‍­现­‎​代‎‍‌­的搜索网站巴拉一下,就足够他在这个时代折腾的。可前头也说了,他更需要的是不引人瞩目的提升。

沈万三怎么死的知道吧。钱是个好玩意,可钱多却未必是好事儿,没有足够的实力,你有了钱那也只是个待宰的肥猪,生死都在别人的一念之间,别以为这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就会心慈手软,也别以为千年世家名头响亮就一定仁慈宽和,能在乱世中保存自己,最后成为胜利者,那一个不是心狠手辣的货色。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撕破脸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以为大唐的朝堂就程咬金一个无赖,真说起来,程咬金只是无赖在了表面,真正杀人不见血的是那些所谓的君子。

所以喽,阿玉的动作那真的是相当的小心,他来到这个世界几个月了,最终做的也就是几件事儿。第一,将他老爹留下的书籍重新翻阅一遍,并不间断的继续往家里搬书,既做到了勤奋好学,博闻广记,又给后面自己有可能做出一些改良埋了伏笔,顺带还用这一段时间将自己以前所学和这个时代做了一下印证,免得在细节上出现谬误。

等着这书的事儿搞一个段落,他第二步就是开始记录自己脑子里的那些种地经验,作为一个能把武侠文玩成­‌‌‎种‎‌‌田‌​​‎­文的家伙,说起种植经验,那真是,从宋朝呲溜到清朝,都能搞出传承有序来,你说这经验有多丰富吧。这样的水平,写一写比这个时代稍稍提升那么一点两点的规划能没戏?

怎么可能,就这还是他尽力控制的结果了。如是不怕一下子提升太多,容易引起别人怀疑,他都恨不得亲自下地,让这帮子连烧粪都不懂的家伙知道知道,什么才叫精耕细作。

不着急,不着急,在缓缓,缓上两年,等着他和宫里再熟悉些,铺垫的在厚实些,那时候再出手也来得及。更重要的是,等着他年级上去些,立功不用担心别人摘桃子之后,用这农事上的本事,再加个曲辕犁什么的,或许还能换个不错的护身符?

当然了,这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原先因为在闭门守孝,开销小,所以没了老爹的俸禄,他一家子照样能过。可如今不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