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章 丰与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丰序是被郑家庄的人救起的,因村庄所居百姓俱是郑氏血脉,遂这丰序就被养在了郑家庄的善堂里。郑氏族长见他生的清秀,举止端庄,又颇有才学,便请他给村子里的小娃娃们开蒙授课。一来也不算他白吃白喝,算是对庄中人家有个交代;二来,也是为了结个善缘,若是将来丰序成人后有了前途,不至于因为现在的窘迫而记恨他们,再说不定也能给郑氏的子孙谋些出路。

郑氏族长的确所虑深远,也正是今日的善举,才在后来让郑氏一族免遭祸事。当然,那得是四百多年后的事情了,估么着这郑族长也想不到会这么久远。

咱们且说郑氏族长为人和善,他们一家待丰序的确不薄,便是郑氏族人也大都纯朴热情。在郑家村庄的这段时光,使得丰序原本受伤并险些落入偏激之道的心,得到了平复。然而,这个十三岁的少年终归不能忘却仇恨,他当初是被几个重伤的家仆压在身下装死,才躲过一劫。那日,他从半遮挡着视线的衣缝中,亲眼见到那一幕幕的残酷,若不是家仆掩护他渡水而逃,恐他也已葬身其中了。丰序觉得他已经随一家老少一起死去,他发誓,若是不能重振家族,他便就当自己不在人世,免得使丰家祖先蒙羞。

因此,丰家后人若是翻看族谱,便会在封面下的第一页上面,看到这样一行字:立族则立谱,族不成器则愧对丰氏千年相传,今日特此一书,以励。这行字和后面明显存在色差,再往后翻,则是丰序凭借记忆,以及后来他人的回忆,大致对之前族谱做了简介。但毕竟在丰氏一族落难时,丰序年纪还小。因此,那部分记载并不准确,丰序之所以记录下来也只是希冀后人不忘祖先;若是当真做正本使,难免显得对先人有些不敬。所以,在那一部分的最后一页人名中,有一行这样的记录:丰序,丰氏第三十六代族长之嫡子嫡孙,卒于建中四年,一十三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