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败传回长安时,王赟气得拔剑砍了传信将士,商姒连忙起身道:“摄政王息怒!事已至此,还需重新商量对策。”
王赟冷哼道:“一群没用的废物!孤白白养了这群人,事到头来,却无一人可堪大用!”
商姒默默地看着他,心底冷笑不已,本来是有几名老将的,和早就因为和他王赟政见不合被杀,如今自然缺乏优秀将领。
她一边担心着昭国世子攻入长安杀了她,一边却又有些盼望,如果迟聿能杀了王赟该有多好。
往事如烟,世事难料。
当初杀得整个朝廷战栗不止、甚至嚷嚷着要迁都的昭国大军,如今却站在她的面前,热切地注视着她和迟聿。
当初她日夜难寐,四处打听,以为必会杀了她的迟聿,却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庇护她的人。
商姒不由得弯了弯唇。
无人知道她在笑什么,崔公公拿起圣旨过来,双手呈上,商姒展开圣旨,淡淡道:“大将军接旨。”
迟聿单膝跪地,在她面前俯首。
谁知他一跪,下面却忽然响起铠甲相撞的声音,所有将士全部跪了下来,从上向下望着,那一片起伏的人潮,用奔涌的黑色潮水。
商姒看着下方,一时竟忘了说话。
知道他受众将爱戴,但没想到竟被爱戴至此!
他跪,他们也跪;他起,他们也起。
“陛下。”崔公公见她久久不语,便出言提醒。
商姒这才回神,扬声念起圣旨来,话音落下,迟聿接过圣旨起身,道:“臣遵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面响起排山倒海的呐喊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声又一声,摧人耳膜,铺天盖地。
商姒竟不知该作何神情。
从前从未被人当成过天子尊重,哪怕有了天子的名号,也不会有人真正地敬畏她、尊重她,她不是什么明君,也未曾为百姓做过什么,有时只能感到深深地无力。
但今日,那些将士脸上的热切不会有假,哪怕这些热切是因为迟聿,她也很高兴。
“多谢。”
她听到自己真心实意道。
迟聿笑了笑。
……
大军出发时,商姒站在城楼上看着,宋勖站在她身后。
城楼之下,迟聿勒紧缰绳站在帅旗身边,季允和司马绪分站两侧,大军迟迟未动。似乎在等什么。
商姒好奇道:“大将军是在等谁?”
宋勖抚须微笑道:“四公子。”
经他一提醒,商姒这才发现,迟陵竟没有出现。
迟陵兴许还是在怕,但错过此次出征,无疑错过许多立功的机会,商姒转身,正要吩咐人去叫迟陵,却听见马蹄声响起,远远便响起少年焦急的声音,“开门!快给我开门!”
守门侍卫连忙拉开城门,迟陵冲至迟聿跟前,翻身下马,连忙跪倒在地,“末将迟陵!请主公允末将出战!”
迟聿居高临下地睥睨着他,眉峰沉凝,冷淡不言。
迟陵有些焦急,再次大喊道:“末将迟陵!请主公允末将出战!”
一边的司马绪微微一笑。
众将眼中都露出一丝笑意,不愧是主公的亲弟弟,果真还不赖。
城墙之上,商姒看清了众人脸色,立即了然,也不由得想笑,便转头对宋勖道:“朕之前以为大将军果真生气,没想到竟是考验。”
宋勖笑道:“不,大将军自然生气。但四公子若能通过考验,旧事便可一笔勾销,否则非但错失良机,四公子也会失去信任。”
如果迟陵足够优秀,优秀到足以让迟聿将旧事一笔勾销,迟聿便能放他一马,否则,无能无德之人,留之何用?
商姒这才了然。
她有些为迟陵高兴,但又想到了自己……迟陵是这样的,那她呢?他直到出征,都没有再与她主动提过那件事,是他真的不在意,不想追究,还是如鲠在喉,却没有发作?
城楼之下,迟陵跪着,哪里看得到众将略带笑意的神情?他差点以为自己是被司马绪给诓了,正要再开口,便听见迟聿道:“当真想出战?”
迟陵抬头望着自己的哥哥,急切道:“请主公带上末将,末将必为先锋!冲锋陷阵,杀得敌方片甲不留!”
迟聿点了点头,转过马头,对身后的将士们笑问道:“诸位觉得,本帅要不要带上他?”
司马绪咳了一声,“末将觉得可以带上。”
季允笑道:“带吧,带了也没事。”
楼懿瞪眼道:“我才是先锋!主公!四公子可不能抢了我的位置!”他摸了摸后脑,又道:“……还是带上吧。”
迟聿点头,睥了迟陵一眼,“还不上马?”
迟陵狂喜道:“末将遵命!”一下子跳了起来,一拽缰绳便上了马背,笑容遮都遮不住。
这小子。迟聿无声掠了掠唇角,沉声道:“出发!”
☆、玩耍
重明十五年春, 昭世子发布檄文征讨大晔天子, 次年四月十三, 大破长安。
重明十六年五月二十, 天子还朝, 敕封昭世子聿为大将军, 统领三军。
同年,八月十六日, 昭世子受封大都督, 率军出征, 发兵魏国。
八月二十日, 大军行军四天,用兵如神,已至关口。
此日天气晴朗,清晨大雾弥漫, 将数万黑甲大军隐匿得看不见。
迟聿高踞马上,下令停军修整, 等到大雾散了再继续行军。
将士们歇在一边, 埋头整理甲胄兵器,军纪森严。
迟聿慢步从将士们面前走过, 亲自鼓励军心, 将士们与他笑道:“主公!我们走了一夜, 您饿了没?属下这里有干粮!”
迟聿笑道:“诸位自便,不必理会我。”他踱步走到江边,眯眼望着烟波浩渺、望不到尽头的江水, 眉头丝毫不展,司马绪上前道:“主公可是在忧虑,这大雾天气会影响行军?”
迟聿不置可否,正在此时,远远却传来马蹄之声,探路哨骑飞奔归来,翻身下马,朗声道:“禀主公!二十里外便是城关,守备将士十分松懈,属下探听到消息,守将刘骁以为主公您还要过十天才能抵赶到,所以日夜懈怠。”
司马绪大笑道:“这个刘骁,没想到是个庸才。我家主公素来用兵神速,哪里用得着十天半个月?”
迟聿也露出了一丝微笑,吩咐道:“等大雾散了,便继续行军,记得先佯攻,引他出城迎敌,再将其引到西南崇山处。”
司马绪沉声应了,再过三日,大军便抵达了敌军城下。
城墙上的士兵们个个严阵以待,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盯着下面的昭国大军。